當夜,凌晨一點。 j國霓虹基地軍港內,一艘村雨級驅逐艦靜靜停靠在海中。 甲板上,幾名穿著黑色潛水衣的sbu蛙人正在對水肺進行最後的測試和檢查。 早在2009年霓虹軍方遠赴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時,當時的2艘驅逐艦“漣”號和“五月雨”號就搭載著特別警備隊的隊員。 從那時起,每批赴亞丁外的軍艦都搭載著sbu的隊員,期間從未間斷。 井上挨個為自己的五名部下檢查每一個水肺的零件是否能夠正常工作。 特種部隊使用的水肺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開放式,一種叫全封閉式迴圈呼吸器(closed-circuit rebreathersr),但在水下特種作戰,尤其是滲透作戰的時候通常使用的是全封閉式水肺。 它的優點是潛行時間長,下潛深度大,最重要是全封閉式的呼吸器不產生氣泡,這樣就能最大程度減少被發現的機率。 而在“霧雨”號的甲板一側,幾名水兵正在將幾臺dpv小型水下推進器放入水中。 這款水下小型推進器是白頭鷹軍方處採購來的,它的供貨商是stidd公司。 該公司成立於1991年,總部設在扭腰,一直從事特戰部隊的海上裝備的研發,被公認為市場上最成熟、最可靠的戰鬥dpv,客戶包括白頭鷹海軍和20多個國家的特種部隊,總銷量超過400臺。 它採用電池驅動,在搭載兩名全副武裝的潛水員+50公斤的額外載荷時,水下速度依然超過2.6節/小時,配備了rnav水下導航系統,rnav包括20通道gps接收機,儘量榨取最後一點微弱的gps訊號來定位。 “今晚,我們必須拿到那幾艘艦艇的最詳盡船體資料,這次行動必須成功,不許失敗!” 井上檢查完裝備,開始為自己手下打氣。 “上次行動失敗之後,我分析了咱們行動中存在的漏洞。為什麼我們會被發現?我覺得不是他們的聲吶探測和水底雷達厲害,是我們的推進器靠得太近了,以至於不慎被發現。今天我們儘量將推進器停遠一些,然後藉助水肺人工靠近他們的艦艇底部,一切都要儘量做到無聲無息,如果足夠謹慎,我想他們不會發現我們就在水下。” “哈依!” 幾個手下被井上潑了一盆雞血,頓時熱血上腦,感覺今晚必定馬到功成。 “出發!” 井上趁熱打鐵,手一揮,所有人沿著“霧島”號上的繩梯滑到水面,噗通一聲扎進海里。 很快,他們在水中找到了自己的dpv推進器,分別兩人一組,一共三組,慢慢潛入深水區。 從霓虹的基地到暗某大國海軍的基地直線距離有8公里左右,但如果在霓虹基地的碼頭沿著海路潛行過去則沒那麼遠,都在同一個海灣裡,直線距離只有大約四千米左右。 雖然j國一年四季的氣溫都維持在比較高的水平上,但夜裡的海水水溫仍舊很低,井上隔著厚厚的潛水服仍舊能感受到海水傳來冰涼的感覺。 由於是夜間,並且在15米的深度上,海底的能見度幾乎為零,所以整個行動全靠羅盤和gps進行定位。 幸虧下潛深度不算太深,gps的訊號還不錯。 此時,霓虹基地作戰值班室內燈火明亮,技術軍曹和軍官們都端坐在指揮控制檯前,指揮官田中盯著大螢幕上移動的六個光點——那是他們的蛙人小隊身上攜帶的定位裝置發出的訊號。 不久,耳機裡傳來了井上的聲音:“已進入對方軍港警戒範圍,現在減低速度,降低噪音,啟動無線電靜默。進行最後測試——測試,測試,測試!” “收到,訊號良好。按原計劃執行,現在開啟無線電靜默。” 田中說出最後一句話,然後讓一名負責通訊的軍曹將通訊截斷,只保留了gps訊號用以追蹤。 gps訊號畢竟不算強,在水底不容易被探測到。 站在大螢幕前,看著光點一點點接近某大國的軍港,田中俊的眉毛忽然跳了幾下。 他忍不住揉了揉眉心,重重擦了擦雙眼,讓自己保持最佳狀態。 可是,眼皮子忽然勐跳幾下,田中莫名感到一陣心慌。 有種不祥的念頭劃過腦海。 …… 距離軍港還有1500米距離的方位上,井上拿出水下手電朝右側連續開關三次。 這是一個訊號。 他的兩側,其餘小組三個dpv水下推進器同時關機,在原地停了下來。 井上看了一眼深度計,這裡的水深是20米。 他拿著手電,繼續打出一串暗號。 三個小組的蛙人紛紛離開推進器,從dpv推進器的頭部牽出一根鋼纜,用錨鉤將推進器全部鎖定在海底。 做完這一切,sbu隊員從推進器裡取出各種武器和偵察儀器,儀器主要是軍用的結構掃描器,可以對艦艇船底進行全方位的掃描,還有儀器可以分析角度、大致的鋼板厚度等等引數。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