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繡莊”、經營文房四寶的“怡紅軒”、醃臘名店萬有全、老字號王大隆刀剪店、大富樓的字畫店、童涵春堂國藥號、崑山奧灶館、萬有全飯莊、得意樓茶館……一家緊挨著一家,熱鬧非凡,密佈的戰爭陰雲並未奪走這裡的生意。
方隱鋒從一片茶樓間穿過,耳畔不時傳來越劇、崑曲、評彈等曲調。上海灘最早的茶樓該從黃浦江邊的上海縣說起,那時上海還有城垣,靠黃浦江一邊的是東門,走過城牆的正門再往東便是小東門。六七百年前,這裡已是番船往來的熱鬧碼頭,那一帶的茶樓大都具有面臨黃浦回顧無際的氣派。直到開闢租界以後,城內的茶樓便集中在城隍廟前後,春風得意樓、湖心亭、四美軒、第一樓、春江廳、雨樓、鶴園、訪鶴樓、雅敘樓、賞樂樓等一批茶樓星羅棋佈於鬧市之中,是喝茶會友的所在,也是聽書品戲的上佳之地。
方隱鋒走進一家茶肆,茶肆門前黃底黑字的幌子十分顯眼,寫著“七碗齋”三個大字。廳堂牆上懸著一幅長書:“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麵。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這是唐代詩人盧仝寫的一首長歌,誇張吃茶的好處,寫得十分有趣,因此“盧仝七碗”,也就成了後人傳誦的佳話。方隱鋒挑了一個雅間,夥計上前招呼,拿來茶牌,方隱鋒看也不看,隨口說道:“來一壺六毛四的小香片。”
夥計道:“我家的招牌點心是襪底酥餅、長隆月餅、八珍糕,您要不要嚐嚐?店裡的還備著乾鮮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