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的下端,裡面有一塊牛皮做的圓形的活板。水桶到了井底,插進了鹽水裡,鹽水把活板衝開,就進到水桶裡。等到水桶往上提的時候,桶裡的鹽水壓住了活板,就不會流出來了。等到水桶提到了地面上,用不著把它橫過來,只要用個鐵鉤把活板向上一頂,鹽水就嘩嘩地流到水槽裡去了。
“這方法真巧妙。”
是的,水桶這樣長,如果橫過來倒水,那就太費事了。鹽井越深,用的水桶越長,有一二十米長的,每次能汲起鹽水一擔以上。淺的鹽井,用的水桶比較短些,每次也能汲起半擔多。
“水桶這樣長,要扶住了不讓它倒下來,可不太容易。”
所以每個鹽井上都搭著個很高的木架子。木架子中央綁著個又細又長的蔑籠。水桶從井裡升起來,上端穿進那蔑籠裡,就不會倒下來了。到了鹽井集中的地方,咱們看見高高的木架子像密密的森林一樣,每個木架子下面便是一口鹽井。
把水桶絞起來
把水桶絞起來,也用蔑片繩子,也用盤車。
深的鹽井,盤車的軸是直立的,用牛拉著轉,每架盤車用一條牛,兩條牛,三條牛。牛拉著盤車盡轉圈子,得轉上四五十圈,才能把一桶鹽水從井底絞到地面上。
淺的鹽井,盤車的軸是橫架著的,得用人踩。或者鑽到盤車裡面,像小白鼠踩轉輪似的踩著盤車轉。
盤車和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