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英聽到常老太的呼聲,也嚇了一跳,慌忙的想逃出去。卻看見常老太並沒有拿眼睛看著自己,只是單純的大聲疾呼,想證明自己的清白而已。
楊士英默然,然後進門迅速找了些吃的,窮苦人家,家裡並沒有什麼剩的吃食,只有裝在屋子裡面的粟米,於是他將那些粟米大半倒進了鍋裡,留下大概兩鬥,完了覺得有些多了,怕少了這點口糧,這家人挺不過春耕,於是又倒了一點回鍋裡,然後拿起案板上的菜刀,進裡屋搜查,看能不能找到什麼財物。
粗略的尋找了一遍,一無所獲,楊士英慌慌張張的握著菜刀,提著慄米跑了出去。做賊似的迅速逃離。
夜晚當常老太家的兩個兒子從旱地裡回來,聽到了這一訊息,尤其覺得氣憤不已,於是將慄米藏了起來後,大聲嚷嚷,讓左鄰右舍都知道楊士英搶走了他家所有的糧食,並且也趁此機會向四鄰借了一點糧食。不僅啊缺口補上了,還多了兩鬥。八壹中文網
村子裡眾人也義憤填膺的罵了楊士英好一陣。
到了晚上快要睡覺的時候,常阿婆忍不住對著自己兩個兒子嘆息道:“這楊少爺連做賊都學不會,以後可該怎麼辦嘍。”
兄弟二人勞累了一天,早已腰痠背痛,對於老母親的感嘆,只能敷衍幾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各人自有命數,你管他做什麼?”
對於楊士英他們這些苦哈哈其實也沒多大仇恨,不過看著大家都在這樣叫罵,都這樣在扔石頭,為了避免麻煩,也隨波追流。
畢竟這世上哪來的那麼多大奸大惡的人,都是一些隨波追流的小人物而已。
若是村子有人開頭接濟楊士英,他們也可能跟風施捨點糧食,但大家都對他義憤填膺,他也只好跟隨人群,獲得一點安全感。
大家每日都疲於奔波,除了像常老太這樣的人多想一下,無人會在意一個人的生死,就好像其他人也是這樣對他們的。
至於是何人帶頭辱罵毆打楊士英呢?沒人關心。
除了始作俑者。
楊府內,楊應文看著楊士英走後,心中也鬆了口氣,今天他家裡又來了幾波士子來譴責與叫罵。
楊應文的弟弟揚應華招呼著眾人,並且極力描述著楊士英慘狀,才讓這些義憤填膺計程車子平息了一點。
但大家從遠處趕來,只有這麼一個輕飄飄的回答,並不解氣。尤其是到了天津地界,董亮各種傳聞更加具體與匪夷所思,讓他們更加痛恨不已與無能為力,這種無處發洩的怒火,只能撒到楊士英頭上,進而撒在楊家頭上。
眼看著這些天士子越來越多,這些積攢的怨氣也越來越濃。
楊老太也憂心忡忡,把自己的四個兒子都叫到一起,領著他們到了楊家祠堂的一處貞節牌坊下面,語重心長告訴幾個兒子。
楊家的名聲不能毀在他們這代人手裡。
楊老太太又把她被蝨子咬的的疤痕累累的頭皮露了出來。
天津一帶有一個風俗,那就是在服喪期間,越久洗頭,就越代表對丈夫的愛。
當年就是楊老太在丈夫死後,七年不洗頭,一心為丈夫奔喪,才換來這偌大的貞節牌坊,給楊家掙足了顏面。
楊老太驕傲的站在牌坊下面訓斥著自己的兒子,質問他們是如何管教後代的。臨了她淡淡說了一句。
“明天把那些士子都叫到這裡,讓他們看看這天啟皇帝賜下的牌匾,要讓大家明白咱們楊家都是守節明理的人!”
隨後楊老太輕聲說了幾句。
嚇的四個兒子不住的在地上磕頭,哭聲震天。
晚上楊老太把府上關在後院裡做苦役的一個女人叫來,把她的賣身契還給了她,又給了她一些乾糧與銀子把她趕出了府。
第二天,當那些士子齊聚楊老太的貞節牌坊下面,楊老太當眾陳述了他們楊家這些年的善舉,以及諸多守節衛道的事情,並且痛訴了楊士英種種惡行。
最後在眾目睽睽下,一頭撞死在了貞節牌坊下面,讓這些士子啞然、震撼不以,紛紛讚歎楊老太的貞烈。
楊老太的葬禮很快舉行了,楊應文大肆邀請了自己親朋故舊,把楊老太的事蹟在天津宣揚的轟轟烈烈,而直隸士林也不斷有文人士子前來弔唁,這場喪事足足辦了半個月才接近尾聲,在此期間,白天楊應文眼睛哭像是水腫一般。晚上守靈的時候,眉眼間的喜悅卻是怎麼也擋不住了。
他們的楊家的名聲保住了!非但保住了,而且還更進一步。
並且名聲帶來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