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案》最快更新 [aishu55.cc]
張屏喚來捕快,將靜清押走。
眾勞力依然聚在遠處邊看向這方邊悄聲議論,差頭小跑至張屏和謝賦面前。
“二位大人,小的們是否能散了?”
張屏應允:“天色已不早,各位明天再繼續。”
差頭一怔:“大人,還要接著挖?”
大人要抓的人,不是已經抓到了麼?這地兒不是什麼墳罷。
張屏點點頭,一旁謝賦開口:“務必好好請挖,此乃前朝疏引水流的舊道。前朝兵營常在此操練,故此道閘通河道,內又可容人上下。後岸上淤堵,河道有變,此道廢棄多年,這一段一直未清。汛期時或還會積存水流至疫病。需好生整修。”
謝賦原本年前便打算整修這裡,不想突然倒黴,諸事繁多,汛期尚遠,此事便暫時擱置。幾天前張屏批覆整修河道,發現這裡湊巧可在修整的同時順便用來釣靜清上鉤。
被押著還沒走遠的靜清腳步微微一頓。
這群勞力以挖河道之名在這裡打洞,著實太可疑。這一著,是朕失算了。
他盡力往回轉了轉頭:“爾等,還未找到和王墓?”
張屏道:“沒有。”
眾捕快推搡著,將他押入馬車。
張屏看著沉沉暮靄中的土堆及遠處與落霞相接的河道,忽對謝賦道:“謝大人,可能請你將案犯帶回衙門?”
謝賦微一愣,繼而道:“下官遵命。”
張屏解開腰帶,除下官袍官帽。
“請謝大人將我官服也帶回衙門。”
謝賦不得不問:“大人這是做甚?”
張屏沉默地對謝賦拱拱手。
他有個猜想,但沒有證實前,不方便說。
王硯和馮邰各派了一人與他過來拿人,張屏喚過那兩人,詢問可要同行,兩人立刻表示願聽吩咐。
衙役牽來張屏的馬,謝賦上前一步:“張大人,請留步。”三兩下脫下身上長衫,“天晚風寒,下官這件衫袍乃前日新做的,從縣裡過來時剛換上,未被陋軀汙久,大人若不嫌棄,請暫以擋風。”
張屏接過穿上,向謝賦道了聲多謝,與兩名隨行先後上馬,奔向遠方。
似真似假,如假又真。
方才靜清的這句話,觸動他苦解和王墓之謎的思線。
案子已真相大白,儘快找到和王墓,乃當下最要緊關鍵的事。
否則,因傳說中的寶藏而起的貪慾便永無休止。罪案隨之,生而復生。
可和王墓,到底在哪裡?
他與蘭大人、無昧師兄、謝賦及縣衙裡的眾人破解許久,找尋許多卷宗做參考,卻總是解不出真相。
是否因為他們同辦這個案子時一樣,被太多的旁雜影響?
柳桐倚的父親收藏的帛圖,只是繪圖人易陽子自己的推測。
「三橫逢一縱,弓木遇長才」,這首詩刻在石棺蓋上。石棺是蒲家舊宅下疑冢中的假棺,用來騙盜墓賊。
和王及其侍從會想著在騙完盜墓賊後,還用假棺蓋上的刻詩給盜墓賊們一條找到真墓的線索麼?
好像,不太合情理。
拋開易陽子的帛圖和棺蓋上的詩及其他無憑據的猜測,唯一剩下的,最可信的線索就是——守墓人蒲離離留下的《青烏經》。
藏於杳冥,實關休咎。以言諭之,似若非是……
其若可忽,何假於予……
山川融結,峙流不絕,雙眸若無,烏乎其別?
山、川。
水。
佟杉的口供中說,他第一次見到蒲離離時,蒲離離站在河邊蘆葦叢中。
當時蒲定死去不久,蒲離離剛成為新的守墓人。她出現在那裡,是散步賞風景?
不太可能。
佟杉牢記著初見蒲離離的那個位置,張屏退堂後問了出來,標在地圖上。但那裡是處彎道窪地,存水。對照幾十年前和楚朝末年的地圖,離那處不甚遠的地方都有村落道路,不像是個適合建墓的地方。
張屏與兩名隨行策馬飛奔,先趕到了那處。
此地與佟杉描述的數十年前形貌無甚改變,只是尚無葦叢,夕陽餘暉下的淺灘一簇簇新發嫩綠,彎曲河水金光粼粼,兩岸平坦坦窪地,碎石土塊,細草茸茸。張屏立在水畔遠眺,依稀見炊煙升騰,嫋嫋融入暮靄。
若蘆葦茂盛時,遮蔽視線,這裡就很難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