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章子芳就也趕過來捧場來了。
大家都來自中國,而且今年中國跑來柏林參加電影節的就這兩個劇組,互相捧場,自然是很應該的一件事。
她一副春風滿面的樣子,看來是昨天諸事順遂。
等到把她送進去了,幾個國內跑來報道柏林電影節的記者也陸續到來,大家握手,合影,然後送進放映廳。
接下來,隨著放映時間點的到來,陸續有一些重量級的影評人到來——其實按道理來說,影評人嘛,就是靠寫影視評論吃飯的,有資格被柏林電影節官方邀請來參展,而且還是主競賽單元的電影,當然值得一看、也值得一評。
但實話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看這部往往就看不了那部,所以這個時候,人面熟不熟,人脈到沒到,就比較關鍵了。
李謙在歐洲電影圈的人脈接近於零,但約翰·戴斯這些年縱橫歐美電影圈,雖然主力是在好萊塢,而且做得更多的也都是些商業製作,但在他過去十幾年小二十年的製片生涯中,還是製作了不少的文藝電影,往歐洲這邊跑的次數,也是絕對的不少,所以在歐洲的電影圈子裡,他自有他的人脈在。
現在的他,是美國東方夢電影公司的小股東,擔任總經理,某種程度上來說,暫時可以算是給李謙打工的——當然,可以理解為大家共同創業。
李謙有電影要角逐柏林電影節,他雖然對一個年僅二十來歲,而且還是中國的電影導演在柏林拿獎,並不抱什麼希望,所以也很難談得上出死力氣的幫忙,但舉手之勞的事情,他還是很盡力的——這也算是他在向李謙展示自己的一部分實力了,在歐洲電影圈子裡的實力。
所以,重磅的影評人,還真是來了好幾位。
不少柏林當地的,和法國、義大利、英國幾家比較知名的報刊派到柏林電影節的記者,也在跟李謙握手、要了簽名之後,進了場。
嗯,在當下的歐洲,當柏林電影節的官方公佈了本屆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入選電影名單之後,歐洲各地對《紅高粱》這部電影的報道焦點,非常整齊劃一地放在了“東方哥壇巨星的導演作品”上——在他們眼裡,李謙是以樂隊主唱而進入歐洲人的視線並獲得了歐洲人的喜愛,而現在,拍電影,似乎成了他的副業。
所以,他們來看電影,對李謙這位東方傳奇巨星的興趣,顯然是明顯的超過了對他的電影《紅高粱》的興趣。
“歌星玩票性質的拍了部電影,都能進柏林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這就已經很了不起了!”——這大概就是當下這些來自歐洲各國的影評人和記者們,對李謙和《紅高粱》的看法了。
等開始放映的時間點差不多快到了,李謙轉身往裡走,秦晶晶捏著手裡還沒有發完的宣傳畫冊,也趕緊追上去,但忍不住小聲地道:“好像坐不滿吧?”
李謙扭頭看她,笑笑,“你還想坐滿?”
一箇中國導演的中國作品,此前在歐洲的電影圈籍籍無名,進了主競賽單元,來參展,但也基本上沒做什麼像樣的公開宣傳——就這樣,走進放映廳大概瞟一眼,上座率差不多有八成還多,已經是很不錯了。
一方面是李謙作為導演,算是有點明星加成,另一方面,約翰·戴斯的人脈還算比較給力了。再說了,好歹也是入圍了主競賽單元的,還是會有很多電影愛好者在完全不認識導演和絕對聽不懂中文的情況下主動跑來刷片子的。
李謙他們幾個主創過去到前排坐下,時間一到,放映廳裡的大燈熄滅,座椅上的觀眾也都很自覺地停下了說話。
然後,大銀幕亮了起來。
《紅高粱》的全球首次公開放映,正式開始。
放映廳內,逐漸安靜到沒有了任何的雜音——來之前大家就都知道這是一部中國電影,而且沒有德語或英語配音,只有特意為全球其他國家的觀眾特意匹配的英語漢語對照字幕,但既然來看了,不管是因為什麼,心裡都還是多少對這部電影抱有一絲期待的。
儘管……這個期待值在他們的心裡,可能並不高。
電影開始放映,看了大概才一兩分鐘,都還沒進劇情呢,李謙低下頭,想了想,扭頭跟傅學隆交代了幾句,然後貓著腰站起身來,獨自一人溜了出去。
第一排嘛,很方便。
秦晶晶居然馬上就追了出來,問:“你不看呀?”
李謙擺手,“不看了!剪片子的時候,我都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你回去看吧,記得留意一下觀眾們的觀看反應。”
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