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五日,明湖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馮玉民影視文化工作室正式掛牌成立——往前查,往後查,這絕對是國內規格最高的一次工作室掛牌慶典了,明湖文化這邊以李謙為首的一眾明星紛紛捧場還好說,關鍵是全國範圍內光是省級衛視臺的總經理、副總經理就來了十七個,華夏電視臺總經理和副總經理,也來了一共三個,其餘圈內圈外大魚小魚,來了無數。
場面太大,很多人來了一看這場面,先就懵了,有不少人甚至是過來籤個名,送上賀禮就走人了。人太多,而且都級別特別高,要是自己級別不夠,又沒有大佬帶著,在這樣的場合,哪怕是等到結束,也沒機會跟馮家爺倆說句話。
馮玉民老爺子在影視圈執牛耳多年,尤其是執掌華夏電視臺電視劇製作中心那麼多年所攢下的人脈,的確是常人難以望其項背的。
當然,那麼多大領導露面捧場,並不全是給馮玉民一個人的面子。
馮玉民即便再厲害、名頭再大、江湖再老,現如今也只是一個厲害點的電視劇導演而已,頂上天,他一年也就是出品一兩部電視劇就很厲害了。
所以,他的面子,充其量佔一半。
剩下一半,則是給李謙、給明湖文化,和給《笑傲江湖》的面子。
當然,還有一些是給馮必成的。
因為很明顯的是,當年馮玉民從華夏電視臺辭職出來,跟京華電影聯合創辦了自己的影視文化工作室,那個時候也是掛牌,也有慶典,可沒那麼多人捧場,規格也至少下降了一兩個等級。
但這一次,他的工作室掛牌,震動了半個娛樂圈。
在發表感謝講話的時候,他絲毫都不掩飾自己接下來的雄心壯志,當場表示,未來與明湖文化合作的六年,他計劃自己親自執導和監製出品的電視劇,將會達到八部到十部,而工作室的開業之作,是《笑傲江湖》!
毫無疑問,憑馮玉民的江湖地位和這些年所展現出的超強實力,又是背靠明湖文化這棵大樹,又直接拿到了其它公司根本不可能拿到的《笑傲江湖》的電視劇改編權,馮玉民工作室可以說是一下子就立住了。
而與此同時,隨著明湖文化旗下第一家個人工作室的正式掛牌,明湖文化關於下一步籌建多個個人工作室的訊息,也開始逐漸傳播開來。
其實現如今的國內影視圈、音樂圈,工作室早就已經不是稀罕物什了。
影視圈裡,鄭中原算是第一個建立個人工作室的,郭玉龍也不晚,他們的工作室都已經成立了少則五六年,多則七八年。
甚至再往前推,明湖文化的前身本來就是李謙工作室。
時至今日,隨著很多明星的個人工作室的創立,這已經成了一個潮流。
簡單來說就是,市場越來越大,著名演員、著名導演的市場影響力越來越大,所以,他們已經不滿足於僅僅拿一點片酬了,他們迫切地希望能夠以工作室的方式參與到整個市場的運作中去,把自己的名氣、能力,和手裡多年積攢下來的一些資本,換回更多的話語權,和更多的利益。
但明湖文化一直都沒有個人工作室。
嚴格來講,此前的明湖文化所執行的發展路線和公司框架,一直都是走的近似“大片場”的方式。
這種“大片場”的發展模式,在曾經的好萊塢,在李謙曾經經歷過的那個時空從六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的香港,都曾一度盛行。
這種模式,是一家大公司以極強的輸出能力、極強的製片能力建立起一種可以從製片到播出或放映都完全能夠自給自足的的一條龍式產業鏈條,從而形成一種影視的閉環生態。
在這種大片場模式之下,所有的人,從編劇、導演,到演員,到幕後工作人員,全都是製片廠的普通工作人員,大家都是拿工資的,充其量有獎金,片酬一說,根本就無從談起——在另外那個時空的香港,邵氏的大片場,就是如此。
但明湖文化的“大片場”,與此又有著很大的不同。
明湖文化擁有自己的從編劇、製片、導演、演員、幕後、後期製作、音樂製作,到發行、上映的這一整套影視作品生產和輸出鏈條,旗下養了整個生產鏈條上所需要的大批的專業人員——從導演、編劇到演員,到燈光、到剪輯師等等,不一而足,每個環節都可以自己解決。
但明湖文化執行的是底薪加片酬的簽約模式。
而且明湖文化並不“閉環”。
拿演員這一塊來說,明湖文化自身簽下了幾十位演員,但這些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