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與屈出律由於猝不及防,很快便被打得落花流水,蒙古軍隊把他們的家人、財產、馬群和畜群洗劫一空。脫黑脫阿死於亂軍之中。他的兒子忽都、赤剌溫、馬札兒、蔑兒乾等一齊跳下馬來,想把脫黑脫阿的屍體搶走,但由於沒有充足的時間,他們急忙將他的頭顱割下,然後從也兒的石河岸上倉皇逃走了。與鐵木真對抗了二十年的蔑裡吉部首領就這樣變成了一個斷頭鬼,身首異處,死無葬身之地,悲慘地結束了自己悲壯的一生。
屈出律與蔑裡吉部的殘兵敗將抵擋不住蒙古軍的強大攻勢,爭先恐後地逃命,搶渡也兒的石河,這些士兵有一半都溺水身亡,剩下的大部分也四散奔逃了。屈出律投奔了垂河(楚河)一帶的西遼,忽都、赤剌溫等則向畏兀兒方向逃去。1209年春,“他們來到畏兀兒地區,派了一個名叫額不幹的使者去見亦都護。亦都護殺掉了這個使者。為此他們與畏兀兒人在名為簷河的河谷裡作戰,戰敗後逃跑了”。
1206年,丙子年,成吉思汗從伐金前線回到蒙古草原,在土拉河的黑林大會宴請諸將。當時他接到一個情報,說蔑裡吉部的忽都、赤剌溫、馬札兒、蔑兒乾等已潛逃到了乃蠻地區邊境,如今在峻嶺重重、跋涉艱難的地方重新糾合了一夥人,想和他對抗。成吉思汗立即採取了對付他們的行動。堅決要將他們斬草除根,不給他們留有絲毫捲土重來的機會。
成吉思汗下令為軍隊製造許多大車,牢固地釘以鐵釘,使大車不致在石頭中間行進時很快就損壞。並當眾頒佈了鐵車敕令:“脫裡脫阿之子忽都、赤剌溫、馬札兒、蔑兒乾等驚而走時尚回射焉。已為帶套之野馬,中箭之傷鹿而去矣。”意思是說,忽都等人不甘心失敗,勢窮力盡了還不投降,頑固反抗,臨逃走時還回頭射了幾箭。目前他們已變成帶套的野馬,中箭的傷鹿了,只要找到他們的下落,捉住他們並不困難。為此我特地打造了鐵車,命你率軍遠征。“有翅飛上天呵,你做海青拿下來;似鼠鑽入地呵,你做鐵鍬掘出來;如魚走入海啊,你做網撈出來”,要求速不臺想盡一切辦法,圓滿地完成這次出征的使命。隨後又反覆叮囑了幾條注意事項:“你越高山、涉大河,可趁軍隊的馬匹未瘦,行糧未盡時,先要愛惜。”
速不臺第一次單獨率軍遠征,成吉思汗提醒他要注意愛惜馬匹,節省行糧,以免出現糧盡馬乏的危險。成吉思汗估計,遠征經過荒山野林,肯定會有不少野獸。他告誡速不臺不要讓軍卒們無節制地打獵,因為只顧追逐獵物,就會耽誤行軍時間。“不要兵套其鞍揪,勿令搭轡閘口以行”,這樣戰士們就不會放馬飛奔。這也是一種愛惜馬力、愛護軍士的措施。
成吉思汗並允許速不臺將違令者就地處決,如果活捉了忽都、赤剌溫、馬札兒、蔑兒乾等,也先將他們處死,然後把他們人頭帶回即可。為了增強速不臺必勝的信念,成吉思汗道:“我雖然不能與你一起遠征,但我卻時刻掛念著你。我雖然看不見你,你仍如在我眼前;你雖遠在天邊,猶如在我身旁。你經常這樣想一想,就會得到上天的護佑,就會增加無窮的力量。”
這個“鐵車敕令”既表示了成吉思汗對蔑裡吉人不共戴天的仇恨,又體現了他的戰略家風度:為保證遠征的勝利,他首先關心戰士、戰馬的體力消耗,關心部隊的給養,又授予遠征統帥一定的自主決斷權。為使這次遠征萬無一失,當速不臺出發後,成吉思汗又立即派出了弘吉剌惕部人脫忽察兒同速不臺一起出徵。脫忽察兒曾出哨西部邊疆,瞭解忽都等人的活動情況。速不臺選派裨將阿里出領百人先行,負責偵察敵人動靜,對阿里出道:“你率百人前行,要化裝成逃難的百姓,帶一些嬰兒前去。進入忽都等人的駐地後,就把嬰兒扔掉。使他們感到你們是挈家而逃的人們,這樣就不會引起他們的懷疑。”阿里出依計而行,進入忽都等人所在的嶄河一帶時,扔下了不少車帳,並丟下了幾個嬰兒,蔑裡吉人果然認為他們是逃難的百姓,沒有引起警覺。速不臺、脫忽察兒不久也進入了嶄河地區。
雙方展開了最後的決戰,忽都等人做困獸之鬥,以死相拼。但血肉之軀哪是鐵車的對手,速不臺迅速擊潰了蔑裡吉的殘部,將他們全部殲滅,除脫黑脫阿幼子蔑兒幹以外,蔑裡吉人一個也沒剩下。“蔑兒幹”蒙古語意為善射者,其本名為忽勒禿罕。速不臺愛惜人才,未肯將他就地處死,當回師經過朮赤駐地時,將他獻給了朮赤。朮赤為了測驗一下忽勒禿罕的箭法,有意安排了一次射箭比賽,發現忽勒禿罕不僅百發百中,而且後邊的箭竟能射中前邊的箭桿,使兩支箭同時穿過箭靶。朮赤驚歎不已,“遣使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