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已經有些嚴厲。
見他這不慌不忙地模樣,遺玉臉色也掛不住了,乾脆就不經他同意,悶著臉扭頭便往隔壁走。
李泰輕抿了嘴唇,仰頭灌下一杯酒,
“主子,”阿生在門外通傳一聲,等了兩息,沒聽李泰應聲,便自己掀簾走了進來,腳步有些匆促地走進飯廳,低聲對著李泰稟報道:
“主子,皇上醒了,派人詔您立即同王妃一同進宮。”
(昨天招了小偷,丟了些東西,還好損失不大,提醒親們注意,出入家裡門窗要鎖好,在外要看好錢包)
第三三四章 聖心
大明宮座落在皇城東側,東近龍首山,是從貞觀六年開始修建的,原名永安宮,為太極宮後苑,建到貞觀九年時,取義大道通明,而改名為大明宮。
李世民中秋病後,便是移駕到了大明宮宣政殿後休養。
時至黃昏,宣政殿前,平日安靜冷清的大廳裡,難得有了人氣,皇子公主,王公宰相,被宣入殿的人不在少數,遺玉和李泰到場時候,居住在京城的幾位皇子,差不多都已候在這裡,沒來的也就是之官在屬地的二皇子李寬,三皇子李恪,還有被貶不得入京的六皇子李諳。
除此之外,左右僕射,長孫無忌、房喬,河間王李孝恭,申公高士廉,鄂公尉遲敬德,盧公程知節,都在被詔之列。
這像極了是要交待後事的場面,讓人心躁動不安,皇上還未說要先見哪個,就連處事老練的幾位王公大臣都避不得當前,三三兩兩聚在一處,相互打聽起風聲,更莫說殿上交頭接耳的年輕人。
“魏王,魏王妃到。”
領遺玉和李泰進宮的小黃門不高不低地在殿前打了個通報,夫妻倆一進門,嗡嗡低語的殿內便是一靜,接著便有人競相同李泰打了招呼,一時間殿上“魏王”“魏王”的喚聲不絕於耳,李佑更是大嗓門地喊了一聲:
“四哥,你可來啦。”
他見遺玉就跟在李泰後頭,忙又側目衝她倉促一笑,“四嫂。”
“嗯。”
遺玉看了眼李泰,見他走向李佑他們那邊,扭頭瞧見幾位王妃公主坐的地方,便沒跟著他,一個人朝那邊去了。
見她過來,除了目帶冷笑的長樂同面色陰沉的城陽外,幾乎是所有的女貴都站起身迎了。
“四嫂。”
“四嫂。”
“四嫂,這邊坐。”
身在皇室,尤其懂得見風使舵,一個月前,就在平陽的生辰宴上,遺玉還是一個百般不受待見,遭人指點的角色,這才一晃眼的工夫,眾人待她都恭敬小心起來,真是翻臉比翻書還快。
遺玉一邊暗笑,一邊不親不疏地同她們點了下頭,又對長樂行了一禮,不管她回搭不搭理自己,兀自走到不住地衝她打著眼色的高陽身邊,挽了裙角坐下。
她剛一落座,高陽便扯了她袖子,湊過來抱怨道:
“昨日我去王府找你,你怎地不在?”
“我去了二哥府上,你來之前怎麼也不先遞張帖。”
高陽撅嘴,眼睛瞟了一下兩邊,知道不少人都在豎著耳朵聽兩人說話,聲音微微拔高,有些悻沖沖道:
“我去找你還用遞帖子麼?”
遺玉將她的小動作看在眼裡,知道她這是在眾人面前表現兩人親切,不以為她有心眼,反倒是覺得可愛,便配合著放軟了語調,好言解釋道:
“你知道我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怕錯了前後腳,讓你白跑一趟。”
她當日落難時候,高陽雖沒能幫上什麼忙,卻從未有對她避嫌之舉,還是她怕牽連了她,故意躲著高陽走,如今她跟著李泰翻了身,如何會計較她這點小心思。
高陽見好就收,轉眼便親熱地拉著她的手,小聲嘀咕起別的事來。
人都到齊了,才見內閣快步踱出一名內侍,臂腕上打著一把拂塵,一望殿上,高聲宣了:
“傳,李孝恭,房玄齡,長孫無忌,覲見。”
一回喊了三個人,在眾人的目送下跟著那內侍進了暖閣。
約莫不到一盞茶的工夫,三人便又退了出來,這幾位都是久經官場的大人物,刻意掩飾,單從神情上,遺玉是難以看出他們在裡面聽了什麼教訓。
“傳,魏王妃盧氏遺玉,覲見。”
遺玉正琢磨著長孫無忌臉上有些微妙的表情,忽聽人在耳邊喊了,怔了一怔,左右看了兩眼,確認是在叫自己,才曉得起身。
不怪她反映遲鈍,這種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