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像是亞伯拉罕所說,《平均律》這本樂譜在樂師的歷史上佔有著不容辯駁的重要地位。
雖然這本書雖然如今看來只是淺顯簡單的入門教材,但是在黑暗時代,人類對於以太和音符一無瞭解的情況之下,這本書的出現簡直像是慢慢長夜中的啟明晨星,照亮了所有樂師未來的方向。
眾所周知,音符是樂師和以太溝通的最基礎的工具。
在樂譜中,每一個章節都是對‘符文’的闡述和結構。
最初的樂師正是透過解讀符文,才明白如何控制以太。同樣,對符文的瞭解越精深,越正確,所能夠發揮出來的力量就越龐大。
而在《平均律》中,巴赫透過四十八段不同的樂譜斷章,對四十八個基礎音符進行了最直白和嚴肅的闡釋。
這四十八段‘斷章’雖然簡單,但其對符文的解讀幾乎達到了完美的程度。
它由淺入深的建立了一種對於音樂的律制,透過對樂師觀念的修正,它將音符重新定義和分類。
在當時,它將符文的分類幾乎進行了顛覆性的革新。
一反往日的‘五度相生律’和‘八度音程’,巴赫直接將其推進到了“十二平均律”的高度。
從混亂之中建立了新的秩序,它奠定了前所未有的龐大體系的基礎。甚至有人將其稱為大源之路的起點。
在那之前,幾乎所有樂師的研究都是在黑暗中摸索。而這本樂譜的誕生,則代表著‘黑暗時代’的結束,人類的黃金時代——文藝復興的開端。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巴赫’身為三王之首的地位,就是由這本《平均律》所奠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