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不敢怠慢,將周瑜的密函取出,雙手向孫權呈送。
但密函裡面到底說什麼,吳中一路有魯肅隨行,根本毫無機會也不敢窺看。
孫權接周瑜密函,即拆而細視。但見周瑜的密函道:“吳侯謹鑑:瑜所謀之事,不料竟生變故,今既已弄假成真,唯有另以妙計應付。瑜以為,劉備乃當世之雄,既有關羽、張飛、趙雲之武,又有諸葛亮奇謀之才,必不甘居人下者也。送書之人,乃東吳異士吳中,依臣觀察,他確實有玄學之術,更可以其風水妙法之術揚孫抑劉,消去劉備的王者之氣,令其甘心作東吳之臣屬,若如此,則荊州五郡必重歸東吳手中。我以為,主公一面可採納吳中之法,另一面以色刀削志之計,為劉備築宮室,供其居住,更多選美色玩好,以喪其心志,令其與諸葛、關、張、趙等疏遠,進而向來吳臣服,乖乖獻回荊州五郡。劉備非池中之物,切勿放縱離去,否則如龍得雲雨,一旺而不可制控。草草不恭,望主公明察。”
孫權閱罷,周瑜的用意,他已瞭解在胸,唯一不明白的是,周瑜素來不信鬼神之道,如今怎會如此重用此道中人呢?
孫權目注吳中,道:“周都督力薦先生給我,且請先生細析,何謂揚孫抑劉之風水妙法呢?”
吳中一聽,知周瑜已欣然採納其法,更向孫權推許。他心中不由暗喜,連忙向孫權道:“回吳侯,貧道所施之風水大法,乃以強陰吸弱陽龍氣之妙用也。”於是他將勘察孫、劉兩家的祖宗龍氣強弱之分,再以彼以嫡親血脈合體,便可達其陰陽吸納的風水大法,詳細向孫權析述一番。
孫權認真的傾聽吳中的陳述,中途不見插話,顯得十分耐心。中青年時期的孫權,在處政的態度上,雖不能稱英明果斷,但卻的確是聽賢納諫,這也是東吳在孫權手上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
孫權沉吟思忖,好一會,才忽地欣然點頭道:“吳先生所言,雖然玄妙,令我難於盡信。但既然周都督亦贊同先生之法,想必不虛也。但我妹雖然是孫氏的嫡親血脈,同出於先父,但她為女陰之屬,難道亦可如男陽子孫一般,吸納祖宗龍脈地力嗎?”
吳中欣然說道:“因吳侯,於風水地脈而言,能吸承祖宗元龍之氣之人,不分男女陰陽,但看其自身本命。先朝西周犬戎國之女褒擬,不正是承納了褒氏一族的淫羊龍脈地力,以其強陰之氣,一舉克滅周幽王之弱陽,致令西周傾覆嗎?
如今吳侯孫氏一脈與劉氏一脈,其陰陽相吸的原理,亦一般如是也。“
孫權一聽,心中不由一動,因為西周犬戎國之女褒擬,當年我烽火戲諸侯,令西周一朝亡國的史實,是千真萬確的奇聞,孫權自幼博覽群書,怎會不知道?他當下不由欣然笑道:“昔時褒擬烽火戲諸候,令西周亡國奇聞,我亦知之甚詳。但如此一來,我妹豈非成了當年的妖姬褒擬,而劉備則變作周幽王嗎?我的施為,天下人又將如何評斷?”
吳中呵呵笑道:“如今天下群雄競逐,但能穩疆固土、興旺國家之法,皆無不可為也。”
孫權一聽,不由又點了點頭。他仍有點猶豫,便轉向魯肅,道:“子敬乃老實人,且如實告知孤,吳先生此法是否可行?”
魯肅沉吟不語,好一會,才決然說道:“我雖不懂此等玄學之法,但此法若能奏效,則既可顧全孫、劉聯盟大局,令曹操不敢輕易南犯;又可和平得回荊州五郡,孫、劉兩家成了自家人,必可合力抗曹,不失為目上唯一可行之辦法也。”
孫權一聽,即呵呵大笑,道:“子敬如此判斷,我就無疑慮了!一切就依周都督和吳先生之法行事吧。”
第二天一早,孫權即入內宮拜見吳國太。
孫權向吳國太道:“兒近日與劉玄德相處,甚覺融洽,看來母親招他為婿,乃獨具慧眼也,兒對此亦再無疑慮,為表心意,我決定為劉玄德造一所華美宮室,供玄德和我妹夫婦居停;更廣設玩好,令玄德有如在家之感、他留在柴桑居住,豈非可以與母親日夕相見,承歡膝下麼?母親之意如何?”
吳國太一聽,不由大喜,欣然笑道:“好!權兒這般處置,甚合我心,這才是我的孝順兒,令臣民景仰啊!我女和劉備的親事一切便由你辦理吧。”
孫權心中亦一陣欣慰,暗道:“此計不但可討母親歡心,又可發旺東吳王氣,更可得回荊州五郡,實一舉三得之妙法也!
他拜辭了吳國太,返回侯宮,即毫不猶豫下令速造宮室,廣設玩好,力求令劉備留連忘返。一面又下令為劉備和孫妹籌辦婚禮。
很快,一切便籌辦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