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中弟子都要難逃殺劫。
而雖然封神一役結束,截教大敗,多數都上榜遭劫,實力大損,但畢竟人數眾多。
反倒是闡教人數本來就不多,一眾二代弟子卻絕大多數都在九曲黃河陣中遭劫,被削去頂上三花,胸中五氣,不復當初修為。論人數,闡教不過數百人,遠不及截教萬神,而論修為,同樣也沒什麼值得說道的地方。
何況,此時此刻又有太乙真人等四人又已經離開,更是雪上加霜。
當下南極仙翁心思急轉,暗中令眾弟子早早戒備,卻拱手笑道:“原來是截教眾位道兄,有禮了。”
雖然兩教多有不和,時至此刻,勢不如人,卻也不得不低頭說話。哪怕拖延一些時間,也是好地。
只可惜,對方卻並沒有拖延時間的打算。但聽那無當聖母語氣不善地喝聲:“休要多言,我等因果恩怨甚眾,如今正好要做個了斷。轉身對截教眾神道:“諸位道兄,如今一量劫至,此時若再不了因果。還要等到何時?”
眾神聞聲頓時齊齊亮出法寶,喝道:“正要了結因果。”更不答話,紛紛祭起各自法寶,鋪天蓋地朝著闡教眾人打來。
不料對方竟然絲毫不肯遲疑,說動手立即便動手,闡教眾人頓時大驚,眼見數千件法器齊齊打來,聲勢無匹,大驚之下,卻哪裡敢硬接?急忙紛紛抽身而退,避其鋒芒。
而眾人這一後退,陣型登時變得有些散亂起來。
那截教眾神得勢,如何肯放過機會?當即紛紛大喝,便在無當聖母、虯首仙、靈牙仙、金光仙、羽翼仙等人的帶領下,裹起全身法力,彷彿無邊洪流卷向一眾闡教中人。避無可避,逃無可逃!
兩相接觸,片刻之間,闡教眾仙瞬間便淹沒在截教眾人之中,死傷不計。
其中尤以闡教三代弟子為最,畢竟他們資質雖然不錯,但大多是洪荒以後被收入闡教的弟子,就算資質再好,悟性再高,但比起那自洪荒之時便在碧遊宮聽通天教主講道的截教眾神來,也不見得佔多大優勢。
何況而那截教眾神也個個兇性大發,依仗自己真靈在封神榜上,就算如今身隕,也不過損失些法力,更是沒有顧忌,上來便是兩敗俱傷的打法,甚至不惜自爆元神與對方玉石俱焚。
如此,哪怕闡教弟子法寶眾多,道行深厚,一對一還好說,可一對幾十,甚至是上百,哪裡還能保得周全?
第二卷 第六十章 大殺(下)
其中便有那飛熊道人,即那封神一役的應劫者,姜尚姜子牙,眼見眾神襲來,頓時驚駭無比,急忙展動玉虛至寶杏黃旗,頓時有萬朵金蓮顯出,護住周身。眾神打來的法寶不能侵入分毫。
然而那姜子牙這一次卻是所料失誤,玉虛杏黃旗固然是防禦至寶,一經展動,尋常仙神自然難以奈何,但這卻同時也就洩露了他的身份。
想他當年主持封神,害了多少截教門人,眾神早恨不得生啖其肉,以消心頭之恨,如今見了,頓時紛紛雙目赤紅,萬餘眾神,一下子竟然有小半數千朝他湧來,瞬間將其覆沒其中。各自施展法力,竟是生生將萬朵金蓮磨滅,打殺了個形神俱滅。
又有那南極仙翁、玉鼎真人、黃龍真人、靈寶**師、道行天尊、清虛道德真君正要遁走,早被無當聖母、虯首仙、靈牙仙、金光仙、羽翼仙,並趙公明、金靈聖母、火靈聖母、瓊霄、碧霄等眾神一併圍住,二話不說便直接下了狠手。
闡教眾人縱然竭力抵擋,奈何對方人多勢眾,迴天乏力,最後除了南極仙翁與那元始天尊座下的白鶴童子拼力衝出重圍,遠遠遁走之外,其餘之中竟然盡數遭了劫難!
自然,其中截教也多有損傷,更有千數以上的門人失了元神,不過因為身在封神榜上自然無礙。截教大勝,卻只聚集在一起,並未再有什麼舉動。
而在此時,茫茫混沌之中,正有一踏七品蓮臺的白衣麗人,正一手執琉璃玉淨瓶,一手展動青蓮寶色旗。正與一道人戰在一起,殺得難解難分。
白衣女子正是那觀音菩薩,她眼見大戰起,自己並沒有參與其中,而是早早抽身事外,卻在暗中撿好處,趁機發戰爭財,撿了不少寶貝。之前悟空道人被玉皇大帝打死,那如意金箍棒與青蓮寶色旗就是被她收走。
而那與觀音打鬥的道人,雖然籍籍無名。卻也頗有來歷。
卻說封神一役萬仙陣之時,阿彌陀佛欲收服龜靈聖母,將其打現原形之後,便命白蓮童子將其帶回西方,自己卻奔了那萬仙陣。不想那童子待要收龜靈聖母,卻放出一群兇猛的蚊蟲。將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