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王均已遇難,那麼由誰來登基繼承皇位就成為了困擾大明的一個難題,要知道這可是涉及了大明正統,並不是隨便擁立一個人就能決定的。
通常情況下,遇到這種情形需要太后做主,召朝廷重臣來商議,從地方皇族中挑選一名繼承人。
就在大順軍攻進內城後,內宮的周皇后、張皇后、李太后和鄭氏太皇太后悉數自盡殉國,以全大明國母的名節。
再者說了,北京城城破後,大明的朝廷重臣不是以死殉國,就是投降了大順軍,那些活著的大臣自然已經失去了決定大明天子的權利。
這樣一來就使得情形變得很複雜,無法再決定大明的正統繼承人,而沒有正統這個名分上的大義如何能號令天下?
隨著北京城城破,不僅崇禎皇帝殉國,大明中樞的那些文武高官更是被一網打盡失去了昔日的名譽和威嚴。
如果找不到太子和定王、永王,那麼大明接下來將遇到更為嚴重的麻煩,由誰來繼任皇位必定會爭吵不休,使得各地明軍群龍無首,一盤散沙,如何能擊敗氣勢洶洶南下的清軍?
第二天一早,水師士兵們就敲著鑼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尋找著太子和定王、永王的下落,可惜沒人知道三人的下落。
與此同時,李宏宇準備著撤離北京城的事宜,他這次只帶了兩萬水師前來,能登陸作戰的只有一萬五千。
而據他得到的情報清軍這次可謂傾巢而出,聚集了十餘萬大軍,因此京城肯定是守不住的。
經歷了大順軍的這次浩劫後,京城裡倖存百姓哪裡還敢待在京城,等建奴打過來還不知道會遇上什麼可怕的事情,所以人們紛紛決定南遷。
李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