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下官答應。”李先是一怔,他還以為李宏宇要提什麼苛刻的條件,萬萬沒想到與“從母法”有關,隨後一口就答應了下來。
雖然廢除“從母法”會遇到一些阻力,但正如李宏宇所言,朝鮮的“從母法”與大明的親情人倫相悖,故而也確實應該廢除,誰要是膽敢反對的話他不介意嚴懲一番。
“來人,備酒,本使要給綾陽君壓壓驚!”
李宏宇聞言微微一笑,高聲衝著門外立著的護衛喊道,現在可以跟李把酒言歡了,如果擔驚受怕的李知道他一開始就屬意其繼任朝鮮王位的話,不知道會作何感想。(未完待續。。)
第六百七十三章 東江軍
李宏宇見了李琿和李後的第二天,大明使團在剛剛安定下來的漢城街頭貼上了告示,闡明瞭前晚漢城爆發戰事的緣由。
據大明使團查證,昨晚攻進漢城的是綾陽君李聯絡的朝鮮軍隊,其目的是阻止朝鮮王李琿謀害大明使團,進而背叛大明投降後金,以拯救朝鮮百姓。
李之所以認為李琿要謀害大明使團,是因為他截獲了一封上面留有李琿姓名和國王大印的書信,書信寫給後金大汗努爾哈赤,表明了背叛大明投靠後金之意,而投名狀就是在朝鮮的大明使團的性命。
得知此事的李大驚失色,他深感此事重大,為了朝鮮的顏面準備私自行事,以免觸怒大明,故而聯絡了一幫有志之士組成義軍,於昨晚一舉攻下了景福宮,進而引發了漢城的大騷亂。
至於那封書信,經事後查知,書信出於李琿身邊的一名權勢巨大的宦官之手,其之所以這樣做是聽到了市面上有大明要廢掉李琿王位的謠言。
由於不想離開家鄉隨著李琿去大明的京城,以及不想放棄眼前的榮華富貴,故而其偽造了李琿的書信準備給後金的努爾哈赤,並且暗中籌謀偷襲在外地巡視的大明使臣。
等李暉舉事,那名權宦認識到其闖了大禍,故而交待完實情後服毒自盡。
告示一出立刻在漢城引發了轟動,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萬萬想不到那個權宦的膽子竟然如此之大。
雖然絕大多數的百姓都相信告示上的內容,但有一些人對此感到懷疑,不過既然這個告示是大明使團發出來的,意味著已經把這件事情蓋棺定論。
就在大明使團張貼告示的同一天,李琿召集了文武大臣議事,對發生這樣的誤會深感痛心,故而決定禪位於綾陽君李。
當李琿宣佈禪位的訊息後,滿朝文武頓時一派譁然,紛紛勸阻李琿,要知道此時朝堂上的重要官職被骨北黨和南人黨所把持,而支援李的西人黨則沒有資格列席。
面對眾臣的勸諫李琿心中是百感交集,他真的不想把朝鮮的江山拱手給他人,可事已至此他也沒有什麼辦法,在眾臣的勸諫聲中退朝離開,隨後把禪位的事情上報給了大明使團。
大明使團按例進行了勸阻,可是李琿“心意已決”,因此大明使團就派人與李琿的使者一同乘船前去大明京城,請天啟皇帝御準禪位一事,這樣一來李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成為朝鮮王。
見此情形,骨北黨和南人黨意識到綾陽君李十有**將成為繼位的朝鮮王,因為大明皇帝很可能會御準已經“無心”王位的李琿奏請,故而紛紛登門拜訪李。
李此時的表現非常低調,閉門謝客,在天啟皇帝冊封他為朝鮮王的聖旨抵達前他還只是綾陽君而已。
至於世子李,李琿以其資質不足為由沒把王位傳給他,引得外界又是一番議論。
就在漢城的人為李琿禪位一事鬧得紛紛揚揚的時候,李宏宇和趙欣去了仁川港,登上海龍號戰船北上,前去東江島勞師。
東江島。
東江島就是皮島,在鴨綠江口東之西的朝鮮灣,東西約十五里,南北約十里,島嶼基本不生草木,面積並不算大。
由於皮島位於遼東、朝鮮和後金之間,北岸的海面距離後金地界只有八十餘里,而東北海即是朝鮮的地盤,關聯遼東、朝鮮和後金三方,故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說到東江島,就不得不說李宏宇在遼東時的一位故人,這個故人就是曾經在李宏宇手下任職的毛文龍。
毛文龍是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人,萬三十三年,二十九歲的毛文龍過繼給了遼東鞍山的伯父為嗣子,後被其考取了進士的舅舅推薦到李成梁麾下任職。
同年,毛文龍參加遼東武舉,名列第六得以授予百戶,在戰場上頗有建樹,先後升任千總和守備。
李宏宇當年擔任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