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部分

生運動的,與北洋軍閥政府司法總長兼教育總長章士釗及其支持者陳源,進行了唇槍舌劍的鬥爭。而胡適則持折中、調和的態度,聯合十幾名北大教授,發表宣告,對章士釗、陳源之流與學生愛國行動及其支持者,各打五十大板。周作人對此非常不滿,當即寫了《〈國魂〉之學匪觀》及《忠厚的胡博士》等文章予以辯駁。

大革命失敗以後的白色恐怖嚇壞了周作人。他開始閉門讀書,明哲保身,不問政治。胡適與他的關係又開始密切起來。1932年,胡適主持的文化基金會編譯委員會,接受出版周作人的譯作《希臘擬曲》,並付給他較高的稿酬,周作人知道這是胡適的關照,是心存感激的。

七七事變之後,時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胡適離開淪陷區,而周作人卻留在北平,後經不起權勢的引誘走上叛逆之路。

他們都喜歡拜倫的詩:魯迅與蘇曼殊

魯迅與蘇曼殊的交往緣起於創辦《新生》雜誌。1906年魯迅棄醫從文之後,開始了文學活動。他從仙台來到東京,打算創辦一個雜誌,取名《新生》,意為“新的生命”。為了籌辦雜誌,魯迅想約集幾位熟悉文字和繪畫的人。

當時蘇曼殊因為在國內參與反清活動遭到通緝,逃往日本,住在章太炎辦的《民報》報館內,章太炎和陶成章就舉薦蘇曼殊與魯迅相識。蘇曼殊擅長繪畫、詩文和翻譯,正是魯迅辦雜誌需要的人才。他們一見如故,談話投緣,就共同著手《新生》的籌備工作。蘇曼殊為《新生》繪製了幾幅繪畫,但遺憾的是,由於資金不到位,編輯好的創刊號卻不能出版。魯迅只好將他與蘇曼殊為《新生》所準備的文章和圖畫,推薦給同盟會河南分會創辦的《河南》雜誌上。像魯迅的《人間之歷史》、《摩羅詩力說》、《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等,以及蘇曼殊的幾幅水墨畫都是在1907年到1908年的《河南》雜誌上陸續刊出的。

魯迅與蘇曼殊的友誼,還與英國詩人拜倫有關。蘇曼殊是我國第一位翻譯介紹拜倫詩作的人,他曾用古體詩形式翻譯過拜倫的《星耶峰耶俱無生》、《贊大海》、《去國行》、《哀希臘》、《答美人贈束髮帶詩》等詩作。魯迅對拜倫也是很喜歡的。他在1907年發表的《摩羅詩力說》中,就熱情地謳歌了“立意在反抗,指歸在動作”的西方詩人,尤其是對拜倫的生平與創作介紹得更為詳細。魯迅敬仰拜倫,認為他的詩“力足振人,語有深趣”,對本國的思想文化產生深刻影響,也寄望能對中國讀者產生影響。這一點正與蘇曼殊喜歡、譯介拜倫的詩是不約而同的。這種共同的文學旨趣,使魯迅與蘇曼殊的思想感情越發接近,他在為文時曾幾次提到蘇曼殊,給予他很好的評價。

對於蘇曼殊的文學創作,魯迅一直很關注。1935年他為《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作的序言中,在總結“五四”前的文言小說創作成就時,魯迅首先提到的代表性的作家就是蘇曼殊。

1918年5月蘇曼殊病逝於上海,終年35歲。十年後,在蘇曼殊的墓碑前,有人冒名魯迅題寫了一首很拙劣的悼念蘇曼殊的詩,魯迅得知非常生氣,馬上寫了《在上海的魯迅啟事》一文,揭穿騙局,說明真相。在這篇短文中,魯迅稱比自己小三歲的蘇曼殊為“曼殊師”。並特意指出詩中的“待到它年隨公去”,是自己“夢裡都沒有想到過”的。這就反映出魯迅尊敬蘇曼殊,他們間也有著很好的友誼,但是魯迅對蘇曼殊的“畸言怪行”和*不羈並不認同。

共同耕耘俄蘇文學:魯迅與孟十還

孟十還,遼寧人。原名孟顯直,因崇拜俄羅斯作家托爾斯泰和普希金,曾用過筆名孟斯根(普希金舊譯普式庚,“庚”與“根”音似)。從1920年代就在瀋陽的《盛京時報》發表詩歌,後留學蘇聯。1949年定居臺灣,擔任鄭成功大學東方語言系主任。

他的“孟十還”名字還與魯迅有過一段淵源呢!

1932年孟十還從蘇聯回國後,來到上海,開始以“孟斯根”為筆名,發表了很多篇介紹蘇聯文學和俄羅斯文學的文章和譯文,還在《論語》、《人世間》等雜誌上發表過很多散文小品。1934年魯迅發起創辦的《譯文》創刊後,孟十還向《譯文》投了一篇蘇聯作家左琴科的《我怎樣寫作》的譯稿。負責編輯《譯文》的黎烈文覺得這篇譯文的署名“孟斯根”,多次在林語堂主編的《論語》等刊物上出現,就跟魯迅提出是否能請譯者換個筆名發表。魯迅允諾後,就委託孟斯根的朋友聶紺弩同他協商。聶紺弩立馬找到孟斯根,順手從書架上抽出本《紅樓夢》,說是隨手翻到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