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部分

了,他們加以譏笑說:“這不是完完全全的相互標榜麼? ” “不,麻雀們。”我不禁要說,“你們全錯了。他們無論怎樣總是錦雞,總是漂亮的鳥類,他們的羽毛確實是絢爛的,而你們是什麼呢,灰溜溜的麻雀?”

文人相輕:林語堂與曹聚仁

1934年夏秋之間的上海文壇,一場關於“大眾語”的論戰正打得熱鬧,林語堂寫了一篇《一張字條的字法》,嘲笑大眾語。曹聚仁讀了大不以為然,於是寫了篇同題文章以反駁,同時還給林語堂寫了一封信,“勸他不必故意和大家彆扭”。林語堂回信拒絕,說:“我係閩人,天生蠻性……非如聚仁兄所謂有意同人彆扭也”。這是兩人交惡的開始。

爾後林語堂提倡性靈,崇拜明代文學家、公安派創始者袁宏道,出版了由劉大傑標點、林語堂校閱的《袁中郎全集》。曹聚仁寫了篇《何必袁中郎》,借嘲袁而實嘲林劉,又指稱《全集》的句讀錯誤,稱之為“牛頭不對馬嘴”,且必令地下的袁中郎“抱頭痛哭不已”云云。過後林語堂赴暨南大學演講,演講詞以《做文與做人》發表出來,文中並不見罵曹內容,可是曹聚仁看到聆聽演講的一位同學的筆記,認定林語堂貶講文人惡習的內容是針對他而言,當下大怒,寫信去質問林語堂,林語堂加以否認。曹聚仁不罷休,再寫信置辯。此事被小報大做文章,林語堂便在雜誌上登了一則《林語堂啟事》,說明事情過程,表明從此不再置辯。

林曹發生爭論,根本原因在於兩人思想上存在分歧。從此以後,彼此便疏遠開來,竟至老死不相往來。不往來,架還繼續吵。

1943年,自美回國的林語堂,在重慶中央大學做題為《論東西文化與心理建設》的演講。曹聚仁在報上讀到演講詞後,立即著文《論“瞎纏三官經”的東西文化觀》予以駁斥。

曹聚仁曾說:“自始至終,我和林先生並不鬧過什麼;而彼此的意見,也從不曾同走過一段路;假使友誼能夠維持下去,鬧鬧吵吵,未始不可以做好朋友。”

話雖是這麼說,但總是“鬧鬧吵吵”,友誼怎麼能夠維持下去呢?又既然彼此“從不曾同走過一段路”,那麼就是道不同了,那麼不相為謀、分道揚鑣該是必然的結局了。('E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