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自然的落在他那想掩飾,但卻掩飾不住的青花花觚上面。
對李陽馬胖子還真有些怵,這點連馬胖子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或許是因為李陽在古玩上水平比自己強,又或者因為李陽是有錢人。
“東西哪買的?”
李陽抬頭看著馬胖子,淡淡的問了一句,李陽此時想起了吳曉莉說過的話,這人絕對不會放棄古玩,給他的錢越多就等於越害他,果不其然,居然跑到北京買古玩來了。
“在,在那邊的大棚底下”
被李陽發現了,馬胖子在遮掩也沒用,小聲的回答了李陽的問題,不過雙手還是緊緊的抱著那花觚瓶子,低著頭不敢看李陽。
“李兄弟,這位是?”
鄭凱達走了過來,疑惑的問了一句,他並不認識馬胖子,還以為馬胖子和李陽有什麼親戚關係,李陽和馬胖子的年齡差距在那放著呢,不像是朋友。
鄭凱達想這些的時候顯然忘了他自己,他和李陽就是朋友,而他的年紀和眼前的馬胖子卻是差不多。
“他是劉雪松劉老一位老朋友的兒子,對古玩不是太瞭解,卻痴迷在裡面了”
李陽苦笑搖搖頭,鄭凱達則點了點頭,鄭凱達接觸古玩的時間已經不短,像馬胖子這樣的人以前就見過不少。
鄭凱達仔細看了看那花觚瓶子,道:“這瓶子還不錯,大棚下買的,多少錢?”
“三百”
聽鄭凱達這麼一誇,馬胖子的腰頓時挺了起來,說完後又急忙對鄭凱達問道:“你看看我這瓶子賣的話能值多少錢?是不是撿了個大漏?”
“來讓我仔細看看”
鄭凱達沒有回答,而是帶著馬胖子到了一旁人少點的地方,馬胖子把瓶子放地上,鄭凱達拿起來仔細的看了一會。
李陽還有秦勇他們也跟了過來,聽到馬胖子說是三百塊錢買的這個青花花觚李陽也有些驚訝。
鄭凱達邊看邊點頭,又道:“這是民國仿康熙青花花觚,三百塊錢還是值得的,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仿的,不是康熙本朝的?不可能啊,你們看,這底款‘康熙年制’寫的是蒼勁老道,你可別想騙我?”馬胖子微微一愣,突然叫了起來,還有些警惕。
“肯定不是,我雖然不如李兄弟,但看這樣的東西還是沒問題的”
鄭凱達瞪了他一眼,若不是感覺馬胖子是熟人,鄭凱達還不一定給他說這些。
“鄭大哥說的沒錯,這的確不是康熙本朝的瓷器,底款字寫的是不錯,但顏色不正,不是康熙時候官窯所用的顏料。其次,這釉色也不對,康熙本朝官窯瓷器釉色肥厚而圓潤有明顯的玻璃質感,再看看你這件,雖說釉色還可以,但和康熙本朝一對比,差距就會出來”
李陽也蹲在了地上,拿起鄭凱達放下的青花花觚仔細的看了看,慢慢的說道。
看馬胖子還在瞪眼,李陽又指著瓶子表面的紋飾說道:“這上面畫的是青花山石,在康熙本朝這樣的畫法主要有兩種,分別是斧劈皴和麻批皴。你這件青花山石就是斧劈皴,但很不細緻,斧批皴那種那種先塗抹渲染再重描線的畫法效果並沒表現出來。這樣使得青花髮色的層次太過單調,沒有真正康熙本朝青花上那種三層、四層或者更多的層次感之分,而且渲染時筆法有些笨拙,順序感遠遠的沒有表達出來”
李陽說著,鄭凱達和秦勇他們都仔細的聽著,並且默默的點著頭,這些他們都知道這些,但遠沒有李陽知道的那麼清楚,他們的心裡更佩服李陽了。
說完這些李陽自己也愣了愣,康熙青花的技術李陽是在書上見過,不過他可以肯定只是看過一遍,並沒有仔細的研究過。可是現在一見到眼前這個民國仿康熙的青花花觚時,這些看過的東西就源源不斷的出現在了李陽的想法中,不自然的就說了出來。
李陽輕輕搖了搖頭,不在去想這個問題,學到的東西能及時的用上可是好事,或許自己現在的記憶力比以前好多了。
李陽翻過花觚瓶子,指著這瓶子上青花紋飾中的花草樹木繼續說道:“再來說說這些樹木的畫法,康熙本朝瓷器上樹木畫法最大的特徵是夾葉、點葉和枯枝,很多時候都是共存,高低錯落有致組合得很完美,很少見單株。其中又以松最為常見,枝幹蒼老有力,畫法老道,松針染法更是如水墨效果,潤筆為青花的高峰,可以說前無古人後未見來者”
李陽看了一眼馬胖子,又道:“再看看眼前你這個青瓜花觚,無論是胎質還是畫工,都有很多地方顯得力不從心,絕對不可能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