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部分

尤其糟糕的是,這意味著羅斯福統治下的美國將進行越來越多的干涉。 最後的悲劇 由於英國執迷不悟所導致的這些惱人的後果引起阿道夫·希特勒精神上極大的不快。他對猶太人一向採取一種失去理性的態度。但他最後幹出的那些值得遺憾的過火行為,卻可以直接追溯到他在西方所遭受的失敗。德國如果與英國……即使是一個寬宏大度的中立的英國……結盟,就不致走向這樣的極端。但是我們的國家被包圍了,與世界文明完全隔斷了,卻與原始的、巨人似的布林什維克國家展開一場殊死戰鬥。人道的原則完全被拋到一邊。在戰線後面,在淪陷的波蘭和俄國,瘋狂的納粹黨極端主義分子暴虐無道,為所欲為。希特勒由於丘吉爾的抵抗,惱羞成怒,對此竟無意加以制止。而當時只要他一聲令下,就完全可以制止這一切。他一旦惱怒,就非常可怕。 以上所述,是英國戰役最嚴重的後果。 英譯者按:馮·隆關於英國戰役的論點是無法接受的。條頓民族的性格,就是不願好好認輸。我讀過德國有關戰爭的大部分重要軍事著作,很少有人能接受這一痛苦的事實。可是馮·隆強詞奪理,竟認為溫斯頓·丘吉爾的執拗是導政歐洲猶太人遭受屠殺的原因。他的這種觀點也許是這類為自己開脫罪責的著作中最低能的地方。 他所提供的關於捲入這場戰鬥的飛機數字是不可靠的。當然,關於這次大戰的統計數字,比較難以確定的是飛機。由於開始統計的日期不同,最初的力量對比也就不同。此後,更由於戰鬥中的不斷損失和補充,數字每週都有變化。而戰雲密佈,雙方指揮部的記錄都很混亂。但是到目前為止,我所看到的官方記載,還沒有一個像馮·隆那樣冷靜地認為,雙方的空軍力量是旗鼓相當。 他把這次進攻看作是一次“和平姿態”,與他所說的空戰結果是一次平局一樣,都很難令人信服。如果再發生大戰,我衷心希望美國軍隊不要打成這樣一個“平局”。 普通史書的記載是對的。戈林試圖得到白晝制空權,雙方戰鬥機指揮部展開激戰,戈林失敗了。於是他企圖透過轟炸平民使英國屈服,先是白天轟炸,跟著是夜襲,但也失敗了。英國戰鬥機駕駛員擊退了遠為強大的德國空軍,從而從德國人手中拯救了世界。海上的入侵沒有實現,因為希特勒的海軍將校說服了他。他們說英國人會使大批德國人在渡海時溺死,而其餘的人,用丘吉爾的一句話說:“凡是登陸的,都給以當頭一棒。”在決戰時刻手邊要保留一支海軍。我希望我的同胞們牢記這一點。 至於英國,談不上有過取得明顯勝利的時刻。當海獅計劃撤消時,他們實際上已獲得勝利,但書中所寫的希特勒的沮喪情緒卻是個秘密。德國空軍對城市不斷地進行猛烈的夜襲,加上德國潛艇的出擊,英國的前景在希特勒進攻蘇聯之前日趨黯淡。但英國戰役以後,德國空軍一蹶不振。這是德國於一九四一年未能攻佔莫斯科的原因之一。由於它在肯特郡與薩里郡的田野裡以及倫敦的街道上投彈過多,到了俄國,它竟然彈盡油絕了。

《戰爭風雲》第三十一章(1)

在陸地進入視野之前,飛機前面,萬里無雲的晴朗天空中閃爍著銀色的、脹鼓鼓的阻塞氣球,這使英倫三島平添了節日的氣氛。在八月的豔陽天氣,這塊大地顯得分外平靜。汽車和卡車沿著狹窄的道路穿過用黑色籬笆隔成小塊的波浪起伏的黃|色和綠色田地緩緩蠕動。小小的羊群在吃草,農民們一個個像活動的木偶那樣在收割玉米。飛機飛過麇集在灰色尖頂大教堂周圍的城鎮,飛過河流、樹林、沼澤和圍著籬笆的綠油油的田野,飛過那畫冊中、油畫上和詩歌中所描繪的愉快的英格蘭。 這是帕格途經蘇黎世、馬德里、里斯本和都柏林這段乏味的一週旅行的終點。這次旅行是由從華盛頓寄到柏林的郵袋裡一封用蠟封口的信件所引起的。信封上用紅墨水親筆寫著:〃絕密……維克多·帕格·亨利上校親啟〃。他開啟看到一封從白宮寄來的密封信。 親愛的帕格: 海軍作戰部副部長說你是“雷達”的長期鼓吹者。英國人向我們秘密彙報說,他們在空戰中用了一種叫做“無線電測向器”的東西,獲得極大的成功。我們討論的結果,想讓你去看看。你覺得怎樣?你將接到緊急命令,我們的朋友會等待你。倫敦現在一定很有意思,雖然略嫌熱一些。我們想送給他們五十艘驅逐艦,如果你認為這樣做我們在感情上也太“熱”的話,請來信告訴我。 弗·德·羅斯福 對於這紙措辭很隨便的指令,帕格懷著複雜的心情。任何離開柏林的藉口都使他很高興。報紙枯燥無味,用紅色字型印的自吹自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