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蘇諾如何把啟元帝榨的面黃肌瘦,四肢無力,心滿意足,意尤未盡(?),只說時間如水,生命如歌,轉眼之間,封后大典就在眾人期盼(蘇諾:並不。黃貴妃:同上)中到來了。
這一日清晨,謙官恭告天地後,內閣奉旨前往攝政王府,鴻臚寺官員清道,迎接新後鳳橋輿入宮。
鳳兮宮前設彩亭,亭前黃蓋一柄,御仗一對,禮部官員放冊寶於彩亭內,由中路入正德門,至鳳兮宮階下。臣部堂官,內閣學士捧節,內閣,臣部官捧冊,依此由中階入鳳兮宮,將冊寶放入節案上。
隨後,執事官在殿內,東側面西站好,在欽天監官員報吉時後,鴻臚寺官引執事官到節案前,行三跪九叩頭之禮。大學士捧節授給執事官,執事官跪授。
皇后鳳橋由內閣官員從正德門引入,至乾坤殿,啟元帝迎於階前,同皇后恭告天地、太廟後殿、奉先殿、慈安宮。
皇后穿大禮服於太廟門內右側站立,啟元帝親執鳳印授於皇后,皇后跪接。禮部尚書舉宣冊,祝告天地,先祖,啟元帝與皇后跪地接冊,行三跪九叩之禮。
帝至乾清宮受朝中眾臣之禮,後至鳳兮宮受後宮眾妃及外命婦覲見。同至正德門,受萬民朝拜,又至太和殿,大宴群臣,宴畢,龍鳳呈祥與鳳兮宮,至此禮畢。
前頭什麼迎後啊,祭告太廟之類的,都沒蘇諾什麼事,她只需要在眾妃和外命婦覲見的時候,到鳳兮宮裡磕個頭就行了。可是,黃貴妃就比較慘了,官員們不歸她安置,但儀禮的各類物件,如太廟的香火,迎後的彩亭,宮娥執的黃蓋,太監捧的御仗,甚至連外命女的覲見排次,都得她安排。
迎後當天,從早到晚,黃貴妃忙的那叫一四馬倒穿蹄,前後不著地。
據官方言論,黃貴妃在儲秀宮被袁皇后擊倒地時受的‘重傷’還沒完全好,就蘇諾來看,輕度腦震盪什麼的,修養半個多月也該差不多了,可黃貴妃顯然不這麼想。在封后典禮上,她低調亮相,青灰的破敗臉色,深凹的憔悴眼眶,再加上額頭上還未痊癒的傷口……
明晃晃的顯示著,她曾經遭受了什麼樣的傷害!
不過,能為封后執冊用印的官員顯然都很有‘內涵’。哪怕黃貴妃如此‘顯眼’,他們也都目不斜視,恍若未見,面上一點驚詫不露。至於心裡怎麼想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黃貴妃在彩亭接駕的時候,露了一小臉,然後就回去接著忙活了,而蘇諾則帶著叢蘭和一眾,呃,一共就五個新晉嬪妃於鳳兮宮跪迎皇后,畢竟,除了黃貴妃,目前蘇諾份位最高,她領頭理所當然。
在鳳兮宮裡等了一會兒,黃貴妃就到了,在是尊重勞累她也是個妾,跪迎皇后這活兒,她怎麼都躲不過。
帶著一臉的疲憊和嫉妒,黃貴妃跪到了蘇諾前頭,緊跟在她身後,袁皇后坐著五色鳳鸞車,伴著女官和無數宮女,執黃蓋,捧儀杖的,來啦!
看著寶仗鸞駕從眼前而過,跟著蘇諾來漲見識的叢蘭悄悄的抬了抬眼,然後……
“這是皇后????”難得的,叢蘭被驚的連規矩都忘了,她伸手拽著蘇諾的裙子下襬,聲若蚊蠅的喃喃著。
她這是第一次見到袁福兒的真容,跟所有人一樣,她被驚著了。
“可不就是皇后嘛!”蘇諾頭不回眼不側,跪著那叫一個規範:“咋樣?漲見識了吧!”她微微咧著嘴,從牙縫裡把話擠出來。
“真是漲見識了,這見識一般人漲不著!”叢蘭一低頭,整個人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趴在地上。她怕抬著頭,在讓人看見臉上的神情,萬一被治個大不敬,那真是怨的死了都不閉眼啊。
今天大喜的日子,袁福兒梳了個高鳳髻,就是中間分桃,將發分與兩側梳高那種。她頭上帶著一套百鳥朝鳳的金鑲紅寶石頭面,大展的金鳳立於頭頂,鳳口含著一顆半個拳頭大的東珠,珠上隱有翠蓋。兩邊高髻上還各插了四個雲側展翅,翅上珍珠串成牡丹花,另,翅下垂還著滴珠的流蘇,直落肩上。
明黃色繡盤鳳的大朝服,外套金緣朝褂,領後垂明黃絛,胸前三圈東珠直墜到腰間正紅色的束腰上,萬福萬壽花樣的十二件長裙,裙下,露出一雙著金繡牡丹的正紅繡鞋。
這一套只做封后時才得露面的大服禮,真是羨煞天下女子,尤其是前頭跪著的黃貴妃,那真是眼紅的快發綠光了。至於蘇諾,她也是個女人,她真不是不羨慕,只是,剛才啟元帝送袁福兒到鳳兮宮的時候,她曾無意瞄了兩眼,然後,瞬間被閃瞎……
媽蛋啊,皇后比皇帝高出半個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