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又夏確實是個挺聰明的小姑娘,可惜她進宮之後就處在被打擊狀態,精神一直不怎麼健康,她經營時間又短,想要在啟元帝眼皮子底下幹出火燒交泰殿這樣的事情,難度確實大了點。
這件事的幕後操縱者另有其人。
是誰?其實不用說,猜也能猜出來,無非就是馮太后和並肩王兩人。
早在袁福兒嫁入皇宮之時,馮太后就已經在默默的防備著啟元帝了,她曾無數次馬快派人遞口信與並肩王,囑他小心啟元帝這‘初生牛犢’。可惜,並肩王那時正是風春得意,嗨的太過的時候,根本沒把馮太后的金玉良言放在心上。
五臺山離京路途遙遠,一個來回快馬也要兩個月,通訊太不方便。要說飛鴿傳書吧……把這種皇家醜聞白紙黑字的寫下來,又太不安全……眼睜睜的聽著秘使回報並肩王對她良言的不以為然,馮太后恨的牙根直癢癢。
可惜,在癢癢也沒辦法,啟元帝初親政,跟並肩王斗的不亦樂呼的時候,馮太后正躺在床上生孩子生的要死要死的,想逞強回京都不成——她是高齡產子,還大出血,不好好養個一年半載的,鐵定死在回京的路上。
馮太后急的兩眼發黑也沒辦法,只能被動的聽著京中遲來的訊息……啟元帝親政啦……四首輔被擼啦……攝政王改並肩王啦……黃家被滅了……並肩王快被擼成光桿了……
馮太后都快吐血了,如果朝堂上的勢力被一擼到底,她光有軍權有毛用啊?她有軍權,人家啟元帝也有啊,她滿打滿算才十萬人,人家啟元帝有八十萬禁軍呢!
如此下去,十數年經營恐怕就要毀與一旦了!
馮太后咬緊牙關開始將養身體,無論如何,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若沒有個健康的身體,哪怕得來潑天的權勢,也沒命享用。
馮太后耐著心的養啊,等啊,終於等來了並肩王遲來的‘覺醒’和黃貴妃精神‘失常’的訊息,看著通報訊息的秘使,馮太后抱著兩歲的兒子,獨坐了一夜,最終還是派了心腹秘使趕往京城,透過並肩王,聯絡了後宮深埋的釘子,挑拔黃又夏,瞞過內務府,上演了一出火燒交泰殿的大戲。
老雍親王去年死了之後,老雍親王妃就到了五臺山為丈夫唸佛,兼陪伴嫡親妹妹馮太后,順便照顧丈夫去逝前留下的有孕外室,以及外室後來生下的孩子——也就是馮太后的兒子,現在起名叫賀世榮的‘榮哥兒’。
老雍親王妃是馮太后的親姐姐,寧國公的嫡長女,為人剛強,手斷硬朗,她這一生只養育了兩位郡主,沒有傳承子,卻活活把老雍親王一個宗室王爺,管的絕了後,也算是一個傳奇。
早年前,老雍親王妃打殺了無數懷孕的通房,妾室,就連庶妃也被她胎死腹中了兩個,但那個時候她以為她還能生……可直到小女兒出嫁了,老兩口都快六十了,老雍親王這才著了急。
宗室有規定,王爵若無傳承子,或奪爵,或過繼,老雍親王,高祖弟弟的子嗣,宗室裡也算拔尖兒的一波,奪爵老雍親王妃覺得不至於,但是過繼這個……
按老雍親王夫妻這歲數,過繼嗣子的話,一般都會過繼二,三十歲早已成年的落魄宗室子,好處就是能很快頂門立戶,而壞處就是養不熟。
二,三十歲了,別說親生爹孃了,怕是連老婆兒子都有了,哪裡養的熟啊。
面對著宗室令推薦過來的嗣子人選,老雍親王把腦袋搖的跟波浪鼓似的,王妃說的對,他還差兩歲才到六十呢,說不定還能老樹開花,這麼早弄個嗣子出來,簡直就是自找麻煩。
於是,在老雍親王妃的支援下,老雍親王以五十八歲高齡一樹梨花壓了無數的海棠,遍撒網,廣撈魚,妾室,外室,連青樓都遍佈著他的‘痕跡’,世人都說,老雍親王這是被王妃憋的太狠了,準備臨老瘋狂一把。
老雍親王‘瘋狂’了十來年,雖然沒有收穫一個兒子,但還是心滿意足的閉了眼。
只留一個懷孕一月的外室,被欣喜若狂的老雍親王妃小心翼翼的接進了府裡,本以為可以一舉得男,雍王一脈得以傳承,自己的兩個女兒也不會沒孃家可靠,但誰知……啟元帝的動作那麼快,在老雍親王下葬半個月後,就以無男嗣為由,收回了雍王之位。
那時,啟元帝正是初露鋒芒,而整個朝堂,也無人不知雍親王一脈是妥妥的後黨,均無人敢有異言,因此,擼爵擼的異常順利。
懷孕的外室沒用了,忍了十幾年,無數頂的綠帽子白戴了,老雍親王妃差點氣吐血,袖子一甩就跑到五臺山去找親妹妹馮太后撐腰,結果,姐妹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