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2部分

。如今清河郡只剩下兩位知命境的大修行者。居然其中一人便親自前來檢視自己,清河郡為什麼會如此警惕自己這個書院傳人?

如果不是桑桑擁有世人難以想像的直覺和敏感。那麼他或許直到很久以後,也不會知道自己已經被一位大修行者仔細觀察過!

如果先前那位老管事忽然出手,寧缺相信自己現在已經是個死人,雖然他清楚這不可能發生,但依然生出了極強烈的警惕。

他先前便想不明白清河郡的底氣,此時更想不明白清河郡的用意,然而警惕的情緒卻是越來越深,甚至漸要變成瘦湖畔的弱柳,縛住他的身軀,讓他呼吸都變得沉重艱難起來。

於是他寫了兩封信,一封寄給書院,一封寄給了國師李青山,講述了沿途見聞,青峽嫵媚時的看法,還有自己在清河郡裡遇見的故事。

……

……

孤伶寒酸的馬車,在陽關城百姓恭敬甚至狂熱的目光注視下,向陽關城外駛去,那位老管事即便坐在車轅上,依然佝僂著身體,耷拉著眼睛,彷彿根本感受不到街道兩旁投來的目光,彷彿已經睡著。

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馬車駛進富春江一處清幽的莊園,直接駛到莊園最深處,園中有幢小樓,亂石堆砌而成的園牆並不如何高險,卻絕對沒有人敢在這裡窺視,而且這裡也沒有任何管事和僕役。

崔湜以極快的速度跳下馬車,走到車轅前,恭恭敬敬把那位老管事從車轅上扶了下來,說道:“辛苦父親了。”

原來這個此時依舊佝僂著身子的老管事,才是崔氏門閥真正的主事人,將要滿百歲的崔老太爺,是整個清河郡的祖宗!

崔老太爺揮揮手,說道:“只是去看個人,有什麼好辛苦的。”

崔湜扶著老太爺走進小樓。樓內有一間裝設極簡單的書房,四面的窗戶都用極厚的布縵遮住,外界的秋光江色都無法滲進來,顯得格外幽暗,隱約可以看到沿牆有六個座位,坐著六位皓首老人。

看見崔老太爺進來,六位皓首老人緩緩起身行禮,他們動作遲緩,並不是想以此表示久等的不滿,而是因為他們確實已經太過蒼老。

崔老太爺坐到正上方那個圈椅裡,接過崔湜親手燙好的毛巾覆在臉上,然後一言不發沉默。待著毛巾裡滾燙的熱氣滲進自己疲憊的毛孔。

那六位老人緩緩坐下,沉默等待著,沒有一絲不滿的情緒。

崔老太爺燙完臉後開始洗臉,他很仔細、很用力地搓洗著自己蒼老的臉,依舊溫熱的毛巾擦過,他臉上的皺紋便變得更加深刻。

然後他向後靠到椅背上,蒼老的臉完全隱藏在了黑暗裡。

一位老人說道:“您親自去,真是給足了書院面子。”

崔老太爺說道:“皇后娘娘我們得罪得起。難道還能得罪得起書院?而且夫子的親傳弟子極少踏足紅塵。難得出現了一個入世的,當然要好生看看,我們不便去長安。他既然來了清河,哪有不親眼去看看的道理?”

有老人疑惑問道:“為何不遞拜帖直接去看?”

“遞拜帖不見得能看得到人,就算看得到人。也看不到態度。”

“什麼態度?”

“書院的態度。”

“書院的態度以往不偏不倚,但寧缺既然殺了夏侯,他們的態度自然要偏向李漁殿下,總不可能還去支援皇后娘娘。”

崔老太爺搖頭說道:“態度有很多種,龍椅的歸屬只是其中一件。”

一位老人疑慮問道:“現在的問題在於,寧缺的態度究竟能不能代表書院的態度。”

崔老太爺很自然地拱手向北方的天空行了一禮,說道:“夫子他老人家既然讓他的小弟子入世,那麼便表示了認可。”

“您所看到的寧缺的態度是怎樣的?”

“那是一個很驕傲很冷漠的年輕人。”

崔老太爺不知道想到了些什麼事情,在說完這句話後。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當他蒼老的聲音再次在幽暗的書房裡響起時,給人的感覺比先前變得愈發疲憊,而且透著股令人心悸的寒意。

“所謂看他的態度,不如說是想看看他這個人,最近這些年,發生了很多奇怪的變化。昊天在上,我根本不相信冥界入侵這種事情,但我堅信現世一定會發生很大的問題,對於清河郡,對於我們這些門閥來說。或許這些奇怪的變化預示著,千年以來最大的機會將要出現。”

一千年前。清河郡併入大唐帝國。

一千年後,清河郡會迎來怎樣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