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為奪嫡這種事情,若失敗便是死亡。
李漁結束了這段未發生故事的講述,拿起銅筷,把火盆裡的銀炭堆細心整理成極有條理的模樣,抬頭看著弟弟微微一笑,然後起身去了書房。
在書房裡,李漁給遠方的燕國崇明太龘子寫了封信,這封信將經由固山郡華山嶽直接送入燕國都城成京王宮,這種選擇與速度無關,只是出於謹慎的考慮。
在信中她講了些長安城近日發生的故事,極隨意帶了幾筆自己與老筆齋那對主僕之間的交往,最後才對隆慶皇子的失蹤表示了誠摯的慰問。
燕國都城成京,王宮裡飄著雪,崇明太龘子的目光離開手中緊握著的那張信紙,望各欄外飄舞成旋的雪花。
一名謀臣難以掩飾臉上的喜意,對著崇明太龘子長鞠及地,恭喜道:“如果十三先生真的代表書院入世,按照信中公主殿下所說的關係,大唐皇位日後落在李琿圓皇子手中的可能性便會非常大,而太龘子殿下你與李漁公主私交甚好,這對您甚至是您主政後的燕國,都是非常完美的局面。”
崇明太龘子清楚地接受到了大唐公主李漁透過這封信所表達的意願,他明白那位公主殿下是想要增強自己的信心,如果隆慶真的死了,那麼燕國王位便只有一個繼承人,他毫無疑問是最大的受益者,更何況日後的大唐君王也會支援他。
現在已經有很多人知道隆慶皇子是被書院寧缺所敗,其後失蹤生死未知,按道理他應該感謝寧缺然後盡情慶祝,然而面對下屬的恭喜,他臉上卻沒有喜意。
“世人皆以為我與隆慶爭奪皇位,仇恨不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