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部分

由得火上心來,對那個帶著女人的男人訓了幾句。當時,和來軒的老闆娘出來勸解

過。”

問到那輛家用車的特徵,同佐山道夫的車相同,只是車號沒看。

然而,解剖波多野雅子的屍體,胃腸中遺有中國炒麵的消化物,這是鐵的證據。

和來軒老闆娘描述的那對情侶的特徵,也是同佐山道夫和波多野雅子一模一樣。

據此,可以推斷出兩個事實。

一是,波多野雅子是佐山開車帶到御嶽,絞殺後偽裝成縊死的。所謂警察署認

定波多野雅子是自殺,是因為屍體腐爛嚴重,頸部索條溝不清楚,雅子的丈夫堅持

對警察說妻子是‘咱殺”。尤其是後者,丈夫有情婦,具有希望妻子死亡的傾向,

因而聲稱雅子有遺書。丈夫希望妻子的橫死不引起大的騷動,因為他打算不久就同

情人結婚,實際上沒到半年就舉行了婚禮。桑山曾經偶然在飯店裡遇見過他們的婚

宴。

另一個是,枝村幸子根據以上調查掌握了佐山道夫的罪行,便以此為武器,要

挾佐山結婚。可以說,佐山殺害幸子的動機就在這裡。

看了櫻田的報告,桑山更加堅定了對佐山的懷疑。可是在技村幸於命案中,一

審判決岡野是兇手,二審也肯定要圍繞被告岡野進行爭辯。辯護人只是以被告岡野

的目供沒有任意性進’行防守。自供當然沒有任意性,但辯護人卻沒有試圖從別人

身上找出兇手。

由於不負責這一案件的審理,桑山不便干預。負責這一案件的同事丸岡繼承了

一審檢察官的論點。這不是出於丸岡檢察官個人的考慮,而是從一審階段就根據上

峰的意志——命令決定的。法官各有各的“自由心證主義”,檢察官卻沒有。即使

一審檢察官的論點與事實方面不符,上一審的檢察官也要繼承其論點。所謂“檢察

一體化的原則”太死板,有時就是違反被告人的利益,也要採取擁護這一體系的不

合理傾向。

桑山確認岡野不是兇手,真兇是佐山道夫。如果自己是審理這一案件的二審檢

察官,就可以明確岡野的自供不可信,揭露出佐山道夫不在現場證明的騙術。就是

說,可以抓住位山自己作的證言的矛盾,進而追究殺害波多野雅子的罪行。

當然,這樣做有很大的困難。首先,岡野正一對佐山沒有絲毫懷疑,沒發現上

了他的圈套;而且,由於沒有第三個人懷疑是佐山犯罪,所以沒提出這樣的疑問。

懷疑的只是檢察廳內部的桑山和櫻田,因此提出問題的方法著實是件頭痛的事。

由於二審不是重複同一審同樣的審查,原則上是事後審查一審的判決,因而提

出一審判決後的新證據是個重要條件。 要撤銷原判或駁回重審, 必須發現嚴重的

“原判失誤”。

然而,明知真正的罪犯不是被告而是他人,只因為不能違反“檢察一體化的原

則”,只因為自己不負責本案,就對岡野正一的二審不聞不問?

桑山信爾先將自己的看法非正式地告訴了丸岡檢察官,接著又向檢察長進言,

但都以失敗告終。

還有什麼辦法?

在一些犯罪案件中,往往案犯尚未逮捕,就形成了一個罪犯的形象。這是出自

於偵查人員的經驗主義。

發現特定的嫌疑人時,是否將其人的形象與犯罪的情形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