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不出兩rì,就得被他們殺個乾乾淨淨!”
此言一出,吳老叫花和王老道同時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而今宋軍勾結金廷來犯,既然不能投降,咱們就只有硬拼一途了!”
“可如果就這麼被動地乾等著宋金兩國來犯,咱們山東府早晚有百密一疏的時候!所以呢,楊某就聽了蓉兒丫頭的建議,決定主動出擊,化被動為主動,定要打到宋廷不敢來犯為止!只有解除了宋廷這個後顧之憂,咱們方才能夠專心對付金狗!”
楊鐵心說的都是實情,這點吳老叫花等人都沒法反駁。
和楊鐵心相處了這麼久,吳老叫花等人自然都知道楊鐵心不是個胸有大志、野心勃勃之輩,此番跑山東來抗金,那還是洪七老叫花軟磨硬泡、軟硬兼施強請來的。
而攻佔山東之後,楊鐵心也確實沒想著去攻打南宋,除了招募流民、恢復生產之外,就只是籌謀著如何北上抗金了。
此番和宋廷開戰,那也是被逼無奈的結果。
想通了此節,吳老叫花和王處一老道都沒再多言,至於曲三兒,那就更不怎麼在意了!
身為東邪傳人,曲三兒本就思想異於常人,對大宋王朝的認可程度自然也遠不如吳老叫花等人高。更可況還有妞妞和小黃蓉這層關係!而聽楊鐵心之言,攻打南宋小朝廷還是自家小師妹給出的主意,那樣的話,自己這個當師兄的,就更不能拆臺了!
三方勢力基本達成一致,決定對宋開展,剩下的便只是如何分配人手出兵的問題了。
經過數個時辰的緊密磋商,直到夜半時分,楊鐵心這才最終敲定了出兵方略。
曲三兒領一部三萬人馬北上,以濟yīn渡口為中心,沿北清河佈防,抵禦自河間府方向來的金軍。
王處一老道領一部三萬人馬西向至東平府,沿永濟渠佈防,重點監視大名、開封二付的金軍。這個兩府目前雖然沒什麼動作,可永濟渠畢竟不必黃河那般波瀾壯闊,很容易為敵所乘,所以防禦任務實際上並不算輕。
吳六斤老叫花則領一部三萬人馬南下,到淮河與黃河之間佈防,和大宋水師對峙。
原來,數十年前,大概是建炎年間(靖康之後沒多久),南宋的一個名叫杜充的王八蛋官員擔任東京留守。
彼時金軍南下,杜充這王八蛋不戰而逃。
臨逃走之前,這杜充幹了一宗大事兒,就是掘了黃河大堤(貌似蔣光頭也幹過這事兒,不知是不是從這充那兒學來的),據說目的是阻擋金兵。
決堤的黃河有沒有起到阻擋金兵的效果咱不知道,反正黃河下游,上千萬的百姓從此家破人亡流離失所,並遭受黃河水患數十年,那是毋庸置疑的。
也正是因此,其後數十年,金廷雖然佔領幾乎整個長江以北,可光是治理黃河這一宗,就幾乎把金廷給拖垮了!
比如文藝小老頭完顏璟,登基的二十多年裡,就曾三次大規模發丁治理黃河,僅完顏璟繼位的那一年,就徵發了四百三十萬的壯丁去修黃河。
而完顏璟小老頭又文藝,徵丁堅決要給錢,工資還不少,每工一百五十文,rì支官錢五十文,米一升半。光著這一項,就差點兒把金廷的那點兒家底兒給掏空了。
可惜,完顏璟小老頭雖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孜孜不倦地治理黃河,卻始終沒能治好。
十數年前,黃河再次改道,南決奪淮入海。
至此,這山東南向的淮河,此刻實際上已經和黃河混為一體了。
淮河本就水患嚴重,上下游水位落差極大,還動輒氾濫決堤,如今再有一部分黃河水注入此地,那更是波浪滔天、兇險異常。
也正是因著這一層緣故,南宋水軍雖然已經到了淮河邊上,可卻一直就沒敢冒然出動,只能老老實實地宅在黃河南岸等待時機。
此番吳六斤老叫花率眾南下,便是要和這些正當著縮頭烏龜的宋軍決一雌雄。
按說吳老叫花、曲三兒、王老道等人都不會帶兵,此番楊鐵心之所以安排三人領軍,其中自然是有為了手下三大平衡勢力的緣故。
另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楊鐵心手下的那些軍校畢業生,大部分都還有點兒年輕不夠沉穩,能夠獨當一面的人手實在太少。就連號稱天王幫四小天王的劉華、張友等人,目前也只能算是個將才,還不足以出任一方主帥。
至於說吳老叫花等人不通軍事的問題,楊鐵心的解決方案就是給派個龐大的參謀團。好在吳老叫花等人做人都比較低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