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惡霸什麼的!真要是有人說讓他們舉旗反宋,估計這兩方都得當場翻臉,把那人當成反賊扭送官府去!
楊鐵心的主意是說避開大宋官府,這點,不論洪七還是馬鈺,都是可以接受滴!畢竟,在抗金一事上,大宋朝廷的態度一向是很坑人滴!
三言兩語,忽悠著三派幫主定下了佔據梁山當山大王的策略後,接下來便是具體的實施問題了!
若是三兩百人落草還好說,基本不會引起金廷注意。
可如果三派加起來數十萬人都上梁山的話,只怕金廷當場就會調集百萬大軍前來討伐!如此則三派危矣!
所以楊鐵心開始忽悠三派,慢慢來,不要著急,爭取先用幾年的時間練出五萬以上的jīng兵,最好再練出一萬以上的騎軍。
此外還要建立一所全面的綜合xìng軍校,培養各級將官,建立健全步、騎、水等專業兵種以及其它各輔助兵種,制定配套作戰方略,建造武器、盔甲作坊。最主要的是,還要建立三五所大規模的造船廠,源源不斷地製造出高水平的戰艦,以便保持對金軍的水上優勢!
楊鐵心說的這一套,貌似都很有道理,聽得三派幫主不停地猛點腦袋。
可等到真正考慮到實施的問題的時候,眾人就傻眼了,因為,沒人!也沒錢!
三派的人倒是不少。可有文化的太少,而楊鐵心所說的這些,基本上沒文化的文盲是都搞不定的!
此外,錢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練兵、造武器盔甲,哪個都需要大量的錢財!至於造船。那就更是個燒銀子的事情了!
憑三派那點兒家底兒,要是按部就班地攢錢,只怕百十年的功夫,都未必能夠積累起這麼大一筆財富!
理所當然地,三位幫主就又將這種頭疼的事情踢回給了楊鐵心這個狗頭軍師!
“沒關係!缺人才咱們可以慢慢培養!只要咱們建立起一個完善的教學體系,十年之後,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各種人才支援抗金大業!”
“所以呢,楊某以為,眼下最重要的。還是辦學!”
“軍校要辦!不過規模暫時控制一下!第一批,一兩千人就差不多!除了最基本的軍訓科目,最重要的,是要教給他們兵法韜略,臨敵應變的能力等!”
“此外,那個基礎學校也要辦!而且要從娃娃抓起!要開設從學前班到大學的一系列配套教學課程!”
“不過咱們辦學的目的不是為了培養一群官僚出來,所以不宜以四書五經為主要學科。以楊某之見,除了最基本的識文斷字之外。咱們可以把算學、農學、工學、商學、醫學這些實用xìng較強的學科列為重點課程!如此,不出十年。便可基本做到衣食無憂,可以專心致志地從事抗金大業了!”
“至於錢的問題嘛,咱們可以先找一些贓官惡霸什麼的,劫富濟貧一下,暫時先湊出第一筆啟動資金,把這兩個學校全都辦起來!等以後。咱們錢財多了,再慢慢擴建!至於教師,也都照咱們先前的那些標準化教學的模式來!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再解決好不好的問題!”
既然不需要一步到位,那接下來的事情便好辦多了!
事實上。早在楊鐵心開始給那九百人軍訓的時候,楊英幫主等人便已經籌謀著建所屬於自己的學堂了,只不過當時因為諸事繁雜,沒能一下子搞起來罷了!不過,相應的教材編寫及教師篩選工作都已經開始展開了!
這會兒,有了楊鐵心這個狗頭軍師幫著出謀劃策,這些雜七雜八的工作也漸漸縱走了正軌。
前後又折騰了三個多月,在楊鐵心的主持下,三派共同參與謀劃的,一所涵蓋了從幼兒園到大學的綜合院校,終於搭起了草臺班子!
學校分為四大部分:
學前班,招收三至六歲的小nǎi娃,主要課程就是三字經、千字文,還有最基本的數學(一百以內的加減乘除)。這一部分,交給了文化比較低的越女劍韓小瑩和小郭靖的老孃李萍,統籌負責,轄下有數十名略微懂一點兒文化的蠶婦村氓;
小學,面向七至十二歲的小皮猴兒,主要是識文斷字,課程主要是節選自四書五經的文章、各朝著名的詩詞歌賦、以及工農商醫算學的基礎知識等。而小學的總負責人,則是楊鐵心的兩個婆娘,包惜弱和李安心,二人手下也有著數十名大家閨秀、小家碧玉什麼的。
中學,教授的則是十三到十六歲的青chūn期少年,這個階段課程還與小學差不多主要是對小學知識的強化加深與拓展。這一部分,則是聖手書生朱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