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不安地瞅了門口一眼,低聲說道:“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三爺打小喜歡你,曾經吵著鬧著要娶你來著,一來他是個庶子,二來你和姑爺原是指腹為婚的,我和你婆婆自然都不同意,三奶奶一過門,不知是哪個不長眼的奴才多嘴,讓她知道了這事兒,才處處與你做對,這些你原是清楚的,每次來府裡,你都躲著她,想是因為失憶了,所以糊塗……不過,你放心,那三奶奶本就是個沒心機的,瞧著瞎厲害,在這府裡,她還翻不起大浪,更不敢把你怎樣,只嘴上討個快活罷了……”
自己竟然是個“疑似小三!”
聽了欒姨媽的話,廖淨初一時驚住了,前世也聽說過,古代醫學不發達,不知近親結婚的害處,常喜歡親上加親,她和董愛的婚姻就是現成的例子……也因此,在古代表妹暗戀表哥,鬧得內宅不寧的事兒屢見不鮮,不想她竟也是個破壞人家婚姻的“小三”,眼前閃現出靈堂上那個俊美的少年,和那雙多情的桃花眼,現在想來,那眼裡的確別有情義,也難怪潘敏一副恨不能吃了她樣子……
只是,既然董仁喜歡她,那日為何要推她和牡丹落水?
想到這,本已釋然的廖淨初又迷惑起來。見她一臉惘然,欒姨媽開口說道:“嗨,這都是過去的事兒了,你也別往心裡去,以後離他們遠些便是……我和你婆婆都知道,你嫂子們為難你也是因為嫉妒,都是你名聲太響,因為我這一層你婆婆又對你格外的偏愛,芝麻大的事兒都誇大了來說,常言道,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但凡大宅院裡都是這樣,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情,這不,你婆婆和我商量,太后被你殉情感動,加上你又是欒城才女,才冊封你為四品誥命,比你大嫂都風光,姑爺斷七後,你是要進宮謝恩的,正好趁機給你請個嬤嬤教宮廷禮儀,順帶著再學學規矩,到時你千萬記得多用些心,還有,自古這妯娌關係最難處,以後在這府裡,你要少說,多看,不沾邊的事兒,千萬別亂說亂管。”
什麼,還要學規矩!
聽了這話,廖淨初的小臉立時苦了下來,她可是聽說這古代學規矩是件極苦的事兒,做出一副期期艾艾的樣子,廖淨初心思飛快地轉著,想找個理由索性拒絕了,見她如此,欒姨媽毋庸置疑地說道:“這些都是為你好,你年齡還小,以後的日子長著,如今忘了規矩,再不借機好好學學,久了,怕是你婆婆也會生厭。”
聽了這話,廖淨初也不得不贊成,欒姨媽說的一點不差,尤其欒國文風盛行,凡事更講究一個“禮”,即便以後改嫁,也是逃不過的。
雖然不敢苟同欒姨媽說的太太會照應她的話,但廖淨初此時也清楚,這“禮儀”她是必須學的,這是她來古代的第一課。
想到這兒,廖淨初點點頭,沉思了片刻,又小心翼翼地說道:“母親,女兒什麼都忘了,在這裡很害怕,母親明兒要走,不如帶女兒一起回去吧,女兒聽說在孃家守孝也……”
不等廖淨初說完,欒姨媽一把捂住了她的嘴,眼睛向周圍看了一圈,這才出了一口氣,責備地說道:“你說這話,哪還像一個大家閨秀!以後可不許再說!”
正文 第十二章 心涼
欒姨媽說到這兒,見廖淨初一臉的委屈,語氣緩了緩,嘆聲說道:“姑爺沒了,作為未亡人的你,有公公婆婆在,就該好好守在婆家,替他盡孝才是……剛剛的話不留心被人聽了去,知道的說你是戀著我,不知道的,給你扣個不貞不孝的罪名還好,就怕你父親的門生眾多,常來我們府上,你留在孃家,一旦招惹了他們,被有心人編了瞎話,傳出去,不說你沒臉,我和你父親一輩子的聲譽體面也毀了……”
這是她的親生母親嗎?只為一個虛名,就眼睜睜地看著女兒在火坑裡掙扎!聽了這話,廖淨初一陣失望,這些日子,她可是天天算計著回孃家守寡,私奔也好,改嫁也好,總之要找一門如意郎君,不想欒姨媽竟第一個反對,那意思竟讓她守一輩子寡。
貞節,顧名思義是對愛情的忠貞,長相斯守,不與他人。果真她和四爺感情深厚也就罷了,她願意為忠貞的愛情做個守墓人。
但,他和她根本就是陌生的兩個人,她甚至連他是圓是扁都不知道,憑什麼要為這樣一個人孤獨一生!她還不足15歲,想一想,以後幾十年的寡居生活,冷月寒星,青燈熒熒,孤眠獨宿,廖淨初的心立時涼了個透。
看著臉色陰沉得欒姨媽,廖淨初不死心地問道:
“母親,欒國不是也有回孃家守寡的嗎?怎麼偏偏女兒不能?”
“快閉嘴,這麼粗魯的話,也是你說的!那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