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3)肋間神經炎、帶狀皰疹、食道炎,均可引起胸痛,帶狀皰疹時劇烈胸痛,沿肋間產生,1~2天后面板出現密集性小水皰。

(4)某些腹腔臟器病變引起胸痛。如膈下膿腫、急性膽囊炎、急性胰腺炎。

(5)胸部外傷。常見於肋骨骨折,有胸部外傷史,呼吸或咳嗽時胸痛加重。

3。乳房腫塊出現的原因

乳房腫塊被很多女性當做心頭的一大噩夢,其實,如果發現乳房腫塊也不必太過驚慌,因為導致乳房腫塊出現的原因有很多種。

(1)乳腺增生

腫塊可發生在乳房的任何位置,可一側或兩側乳房發病,腫塊可單發或多發。

(2)乳腺小葉增生

可單發或多發,可累及雙側乳房。月經以後乳房疼痛減輕,腫塊亦變軟縮小。

(3)乳腺纖維腺病

乳房疼痛較輕,可為經前脹痛,或與月經無關,長期感到*隱痛可在月經前加重,或者疼痛並不定時。

(4)乳房纖維囊腫

這是最常見的良性乳房腫瘤,大多發生在30歲以上的女性,常是兩側乳房且多發性的,會有脹痛及壓痛感,月經前期症狀會較嚴重。

(5)乳腺囊性增生病

屬界限不清、不規則的硬腫塊,零散地分佈於乳腺區域性或全乳腺。

(6)乳腺纖維腺瘤

以18~25歲的女性最為常見,多為偶爾發現的單發無痛性腫塊。

(7)乳腺癌引起的乳房腫塊

乳腺癌患者以乳房腫塊為首發症狀。

(8)乳管腫大

多發於40歲左右的婦女,兩側*會分泌一些黏稠的液體。病人會有灼熱感,乳暈部位會隱隱作痛,觸診時會發現乳暈下有彎曲腫大的乳管。

如果發現乳房腫塊出現壓痛,就需要去醫院請醫生仔細檢查一下,並與醫師做充分的溝通,才能徹底瞭解腫痛、硬塊的原因,以及時取得治療。

4。乳腺炎的訊號及治療

第二節 危險訊號(2)

(1)乳腺炎的症狀

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膿*染,為細菌經*皸裂處或乳管口侵入乳腺組織所引起。本病以初產婦為多見,好發於產後第3~4周。發病前常有*皸裂、*隱畸形、乳房受擠壓、乳汗淤積等誘因。本病初起乳房腫脹、疼痛,腫塊壓痛,表面紅腫、發熱,如繼續發展,則症狀加重,乳房搏動性疼痛。

(2)乳腺炎的原因

①乳汁淤積:是發生乳腺炎的基礎。原因有*過小或內陷,妨礙哺乳,孕婦產前未能及時矯正*內陷,嬰兒吸乳時困難;乳汁過多,排空不完全,產婦沒有及時將乳房內多餘乳汁排空;乳管不通,乳管本身炎症,腫瘤及外在壓迫,胸罩脫落的纖維亦可堵塞乳管。

②細菌的侵入:*內陷時嬰兒吸乳困難,易造成*周圍的破損,是細菌沿淋巴管入侵造成感染的主要途徑。另外,嬰兒經常含*而睡,也可使嬰兒口腔內炎症直接侵入蔓延至乳管,繼而擴散至乳腺間質引起化膿*染。其致病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常見。

(3)乳腺炎的治療

①初產婦應停止患乳腺炎乳房的哺乳,以吸乳器吸出乳汁,適當使用回乳藥治療,如口服乙烯雌酚等。

②區域性熱敷,或用鮮蒲公英、銀花葉各60克洗淨加醋或酒少許,搗爛外敷。用寬布帶或乳罩托起乳房。

③已形成膿腫,應就醫切開排膿。切口應與*成放射方向,避開乳暈。乳腺後膿腫或乳房下側深部膿腫,可在乳房下胸乳折處做弧形切口。

5。乳腺增生的訊號及治療

(1)乳腺增生的症狀

①乳房疼痛:一側或兩側乳房脹痛,刺痛或隱痛不適,疼痛嚴重時不可觸控、行走,疼痛以乳房腫塊為主,可向腋窩、胸脅、肩背、上肢放射,也有的表現為*疼痛或瘙癢,疼痛隨著情緒與月經週期變化而波動,常於月經前或生氣、鬱悶時加重,月經來潮後疼痛明顯減輕或消失。

②乳房腫塊:一側或雙側乳房,單個或多個腫塊,好發於乳房的外上方,呈片塊狀、結節狀、顆粒狀或條索狀,以片塊狀多見,腫塊邊界不清,中等或稍硬,活動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可有觸痛,腫塊大小不一,小者如沙粒,大者可超過3~4厘米。乳房腫塊在月經前增大,月經來潮後則縮小變軟。

③伴隨症狀:病人常感覺情緒不暢或心煩易怒,可伴有痛經,月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