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這個小女兒就留給大姐了,叫了黃粵生。

幾年後二姐到北京辦北辰中學時,把女兒維世也帶到北京上學。她們都住大姐家,在西城觀音堂10號。那時,小維世曾悄悄告訴年幼的粵生:“你是我的親妹妹。我媽媽也是你的媽媽,爸爸是共產黨,被殺了。”

抗日戰爭爆發前,黃志烜已奉他的老師翁文灝之命,受聘於國民政府的資源委員會,擔任委員,在南京工作,幫助管理國家的採礦業。抗戰開始後,隨委員會赴四川成都。在成都,資源委員會機關在城裡,黃志烜上班就在城裡和彭縣等地,但家住金牛壩。委員會在金牛壩蓋了一棟棟小別墅,人都住那兒。抗戰時期,黃志烜先後當過湖南湘潭煤礦礦長、彭縣銅礦礦長等。其間,曾向資源委員會辭職,受僱於一個私人煤礦。不久又被翁文灝召回資源委員會,任四川嘉陽煤礦礦長。抗戰勝利後,他任重慶天府煤礦公司總經理。

黃志烜和孫炳文青年時期在家鄉時,同見國家積貧積弱,同有一腔報國激情,只是後來走了很不同的道路。孫炳文從事了*,革命救國,黃志烜則為國採礦,獻身於實業救國。孫炳文犧牲後,黃志烜深深地懷念好友,從內心理解孫炳文和我二姐的追求志向,所以要替他們撫養孩子。大姐知道我二姐喪夫之後志向不移,也幫助二姐,曾慷慨地給錢支援二姐辦北辰中學。

黃志烜這個人,秉性剛直,不附權勢,把一生獻給了我國早期的採礦事業。那時候的礦長,總是集經理、總工程師、人事、財務及安全責任於一身,全權負責礦井。一旦井下有事,他就立即下井,處理指揮。他曾好幾次被瓦斯爆炸衝倒,幸虧工人們把他救起。他手上臂上的皮肉中,一輩子深深地嵌入著煤粒。

大姐結婚那時,我尚未懂事。到我記事時,大姐早已在家相夫教子了。她這輩子,都幫助黃志烜了。他們有四個男孩,家境富裕。大姐夫基本上一直收入較高,大姐則把家裡收拾得井井有條。

我上小學的時候,轉了幾次學。最早在新蔡今是學校念小學,後來在開封,先後入讀北倉小學、省立第二小學。那時候住在開封大姐家。雖然大姐家不缺錢,但我母親還是從新蔡縣寄錢給大姐,讓大姐帶我管我。大姐日子過得鋪張,人都叫她“黃太太”。她還會做菜,來客人時,能自己做出一席。後來,大姐家請了廚子做飯。廚師不住在這裡,每天來,做完飯就走。那時人少車少,馬路好過,從大姐家過馬路走不遠,就是省立第二小學。大姐特別手巧,能繡花,會畫畫,愛畫仕女圖。我記得她給女兒粵生衣裳上繡的花,特別漂亮。

大姐任馥坤嫁給了中國最早期的華人礦長黃志烜(3)

大姐沒有親生女兒,只有二姐在孫炳文犧牲後,過繼給她的這個小女兒。大姐要幫助二姐,撫養孩子長大成人,並且不讓孩子受罪,便專門給粵生僱了奶媽。這位奶媽在大姐家一直帶粵生,待了好多年。七七事變後隨大姐一家到了四川。奶媽是河南人,先育有一子。丈夫去世後,到四川又嫁了人,生了兒女。粵生和奶媽感情很好,後來“*”中,還曾帶她奶媽的女兒到過我家。

抗戰期間黃志烜在一個私人煤礦工作時,收入很低,幾個孩子同時上學的學費,他支付不起。他和我大姐決定,讓粵生繼續唸書,而讓自己的小兒子輟學。粵生自小聰明伶俐,書讀得很好,大姐他們供她接受了高等教育。建國初期,粵生長大成人後,到北京去找自己的親哥哥姐姐去了。她後來在北京大學俄語系講授俄羅斯和蘇聯文學。

大姐特別照顧我,因為我是小妹妹。我小時候,有一年,大姐生了孩子後,帶著我一起回新蔡老家。從駐馬店到新蔡,旱路要走三天。一天路上,我們帶的水喝完了,沒水了。年幼無知的我,渴得厲害,就老嚷嚷要水喝,大姐沒別的辦法,就餵我吃她的奶,給我解渴。

抗戰前大姐家搬到北京,我就到北京上學,又住在大姐家,是西城後老來街1號。我和粵生住一個房間。我比粵生大好幾歲,無論到哪兒,我總愛帶上她,她總愛跟著我,就像我的小夥伴。那時,大姐夫黃志烜在南京工作。七七事變時,人心惶惶,紛紛逃難,難民人山人海。北京的人,好多沒坐過火車,沒出過門,現在都匯入了大逃亡的人潮。在北京淪陷前幾天,大姐帶著我、五個孩子和粵生的奶媽,擠上了火車。我記得火車都是硬座,車廂里人非常多,哄亂嘈雜。那之前父母寫信讓我回新蔡去,可是戰亂已起,道路不通。我只好隨大姐走。到南京,大姐租了一套房子,我和粵生住亭子間。住了些天,我又隨大姐全家逃到了漢口。從北京逃亡出來,已盤桓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