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大皇子卻是為什麼?”貌似蕭逸提到大皇子的時候,比提到鈴兒的時候更加不悅。
“大哥的孃親是先皇后,被廢后死在了悔心宮裡,所以他是罪女之子……”
“稚子無辜,罪女之子又怎麼了?你父皇他三宮六院娶那麼多妻妾,哪個後宮妃嬪心中沒有一丁點兒怨言?有了怨言遲早都會生變,我雖然不知道先皇后做了什麼事要被打進冷宮,但她的錯和大皇子有什麼關係?你們為什麼要遷怒於大皇子?”
“沒有人遷怒大哥,是大哥他自己的錯。”蕭逸的臉色漸漸陰霾起來,“先皇后是他國派來刺殺父皇的細作,而且大哥也曾參與了那場弒君陰謀!”
“啊?”
沐之秋都忘了這是第幾次被蕭逸的話驚到了,她實在是消化不了蕭逸的話。大皇子,那個肺癆病人一般,瘦弱得皮包骨頭的男人,那個有著全世界最亮的一雙眼睛的男人,他居然想要殺父弒君?
是,她是說過稚子無辜,可是,如果這個稚子不像想象中那麼無辜,那可能就是農夫和蛇的故事了。
蕭逸摟住她的手臂緊了緊,繼續道:“先皇后的身份一直是我靜安王朝的謎,父皇不許人提,皇室檔志中也無從記載。當年先皇后為了剷除異己博得父皇的信任,在懷著大哥時服用藥物陷害我母妃,我母妃雖保得一條性命,卻從此變得體弱多病,以至於後來漸漸地失去了父皇的寵愛。”
看向沐之秋的眸光一窒,便透出鑽心的痛楚來,蕭逸的聲音裡不帶絲毫感情,卻似隱著驚濤駭浪,“不過天不遂人願,先皇后害人害己,生下大哥非但是個傻子,還心胸狹窄飛揚跋扈,所以父皇十分不喜大哥。但先皇后不思悔改,在大哥十二歲那年,竟挑唆大哥殺父弒君,欲奪取我蕭家江山社稷。此事被我母妃洞悉後及時告訴了父皇,這才避免了一場皇家浩劫。陰謀敗露後,父皇念及多年夫妻情分,只將先皇后打入冷宮賜死卻並未累及大哥,仍讓大哥住在先皇后在世時的霞帔宮。只是,大哥竟以德報怨,竟欲再度毒害父皇,事敗後還一口咬定是我母妃給他提供的毒藥。父皇大怒,便賜大哥鳩酒,也因此遷怒我母妃。許是大哥命不該絕,並未被毒死,但醒來後卻口不能言,似乎將以前的事全都忘了,也不再恃強凌弱隨意打罵下人,倒似比以前更敦厚些。只是,經過這許多事,父皇對他已經心灰意冷,便不願再看到他。”
難怪自己一提到大皇子蕭震天會露出那麼冷漠的表情,難怪十三皇子等人敢這般明目張膽地在宮裡欺負大皇子。想必蕭震天沒有把大皇子也關進悔心宮裡去,已經是父愛發揮到極致的結果了。
有因就有果,這世上的事情真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既然大皇子有那麼一位母親,他自己又不爭氣,那就怪不得別人不幫他了。
“蕭逸?你母妃去世多少年了?”
“十六年!”
沐之秋一怔,自己出生那年,蕭逸的母妃去世,她曾聽說過,那一年靜安王朝發生過一起大事,但,沒有人告訴她是什麼大事,難道,蕭逸的母妃就是在那場陰謀中被害死的?
“蕭逸?你大哥年長你幾歲?”
蕭逸的眼眸閃了閃,卻還是說:“大哥年長我七歲。”
果然,當年弒君謀逆時大皇子十二歲,已經是個和十三皇子這般大的孩子了。對於古人來說,這已經算不得一無所知的孩子了,而蕭逸,當年的蕭逸僅僅只有五歲。皇室子弟向來早熟,不管大皇子還是蕭逸,他們應該都記得當年的情形吧?
可是那些真相?自古以來,皇室後宮,哪裡有一塊磚是乾淨的?後宮之中長大的孩子,哪裡又有一個不是經歷過非人的成長待遇的?蕭逸?他經歷了些什麼?
“蕭逸?”再看向蕭逸時,沐之秋的目光中便帶了說不出來的擔心。
蕭逸的目光中隱著傷痛,但卻直視著她的眼睛,“我知道母妃是被冤枉的,當年大哥伏法,供出毒殺父皇的毒藥是母妃給的,父皇儘管知道母妃是冤枉的,可仍遷怒到母妃,讓母妃閉門思過。後宮之中,從來都是隻聽新人笑誰聞舊人哭,父皇命母妃閉門思過其實跟將母妃打入冷宮也沒有多大區別。但母妃從來都不抱怨,她每天都會抱著我在院子裡給我講父皇,講父皇如何文治天下,如何戰場披靡,如何英雄孤膽力挽狂瀾,如何讓靜安王朝強大昌盛。母妃一直堅信父皇會查明真相還她清白,可還沒等到水落石出母妃便死了,至死,父皇都沒有來看她。我那時候就在母妃身邊,看著她七竅出血,看著她痛苦地在地上翻滾掙扎,我想將母妃扶起來,想去求父皇宣太醫救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