盞茶的功夫,只聽嘎吱一聲巨響,這封閉了快一日之久的永徽城門,終是緩緩地開了。。。。
這喚做風炎之人此時卻是長鬆了一口氣,還好南宮將軍甦醒的及時,他老人家知道封城的訊息後,心急火燎地去請了太子妃的旨令,隨後便派自己快馬加鞭趕到這裡,用的急令,緊趕慢趕,終於在這一觸即發的時候,及時阻止了雙方的劍拔弩張。
這若真的釀成大事,傷及無辜百姓,待到殿下歸來的時候--這喚作風炎的小將忍不住打了個寒顫,卻是不敢再細想下去,惹惱殿下的後果,可是很嚴重的。
不知何故,殿下對這永徽城,竟是有著非同一般的眷戀之情,不僅在百餘年前將他太子的行宮整個從南海之濱搬到了這裡,而且更是立下了諸多比南海的皇城還要森嚴的規矩,若耶族的將士們雖然這幾年跟隨殿下南征北戰聲名遠播,可是這上上下下,在這永徽城竟是半點都不敢放肆,更別提擾民生事,殿下的手段--大家都是清楚的。
想必南宮將軍也是深慮如此,所以才會在方一甦醒就拖著病體去求太子妃收回成命,只希望能在殿下回來之前將這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思及南宮將軍,風炎的神色一凜,兩道斜插入鬢的劍眉深深地攏在了眉心。
南宮將軍昨夜遇敵時不慎被奸人所害,不僅傷了五臟六腑,更為嚴重的卻是雙手筋脈齊斷,意識全無,還好經過御醫一整夜的急救此時已無大礙。只可惜那雙手短期內是不能再持刀握槍了!
這南宮將軍甦醒之後第一件事便是細細詢問昨夜的後續情況,聽聞太子妃下令封城的訊息,他駭然大驚,強行拖著病體去覲見太子妃,要求開啟城門。
“太子妃您初來永徽城,怕是不知,這永徽城內的規矩五百年來從殿下接手之後就未變過一絲一毫,殿下當日引軍入城的時候就指著這城牆立誓,誰若壞了這裡的規矩,必斬不饒!若是殿下日後知道您今日封城之事,怕是。。。。。”
風炎想起之前南宮將軍當著太子妃的面直言不諱說出的那番話,又想起太子妃當時的惱怒之色,心下凜然,還好這太子妃不是冥頑不靈之人,否則,他們真不知道這場鬧劇要如何收場了。。。。
太子妃雖然身份尊貴,可是,他們的主子,他們唯一的效忠物件,只是殿下。
這也是殿下就算遠征千里之外,也要將他們留在這裡的原因,這裡是殿下的行宮所在地,無論如何都不能丟失的最重要的城,所以他要將最親信最忠直的禁衛軍放在這裡,便是南宮將軍麾下的--龍翼軍。
可是,想起昨晚那場爛攤子,身為龍翼軍副統領的風炎覺得自己的頭皮開始隱隱地發麻,昨晚他在龍翼軍營地守衛待命,所以待他趕去的時候那些奸細和接應之人早已人去無蹤,所以並未照面,但是能將這若耶族排的上號的猛將南宮將軍重傷如此,那些人想必是有些本事的。。。。。
此時又不敢封城,便是在城內挖地三尺又如何?若真是如他們所說的高手,必是有辦法能混出去的,說不定在昨夜封城之前就出去了---
想起之前南宮將軍已命人千里傳音將這一切告知殿下,他的頭皮更麻了,不知待到殿下回來之時,又要如何交代?
(016)千里歸程一日還
忽然,風炎的注意力被一對緩緩向著城門方向走來的母子二人所吸引,特別是那個牽著年輕母親的手,看起來不超過十歲的小男童,頓時便讓風炎下意識多看了兩眼。
那可真是個漂亮的人類小孩,穿著一身月白色的小儒袍,一雙同色小靴子,腰間束著白玉腰帶。面若冠玉,唇紅齒白,雙眼修長,暗隱幽光,眼珠漆黑如墨,鼻樑高挺秀氣,渾身上下散發著聰慧靈動的感覺。
這孩子將來若是習武的話,必是一塊上等好料吧!
也別怪風炎如此這般盯著那小男孩不放,其實在他得到殿下賞識進入龍翼軍之前,一直是在南海的皇城做若耶族“講武堂”(相當於若耶族的軍校)的教官。因為他看人眼光奇準,很會因材施教而被殿下親眼相加,破例提拔做了殿下直屬禁衛軍的參軍,後來又一路提拔到了副統領。
而他方才,便是一種下意識的反應,因為眼前這個小男孩著實讓他看了一眼就覺得喜歡,就像是發現了一塊上等的璞玉一般,不自覺地,眼光順著那孩子被牽著的手緩緩而上,想看看能生出這等妙人兒的母親,又該是怎般傾國傾城的女子--
卻是在下一瞬愣住了,眼看著那對母子已經走到了城門下,他下意識上前幾步大手一揮正面擋住了他們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