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後臺,曹雲鑫打完了電話也是湊到了上場們跟前一臉驚訝道:
“這是…………單口???”
“是吧…………聽陳哥說是叫《九頭案》的,這個我們也沒聽過啊,師兄您聽過嗎?”一旁的孔德水順嘴答腔道。
“聽倒是…………聽過一些,不過這段單口可是夠難得呀,我以前聽師父說過,這個單口相聲啊實際上湊不齊,每個人說的也都不一樣,撂地賺錢的時候大多也就是單掐一段講,講完拉倒,就是不知道陳哥會的有多少呢…………”曹雲鑫開口解釋道。
“應該會的很多吧,畢竟陳哥那家裡邊可是…………對不對啊,這麼多年整理的,說不定還真湊成完整得了。”劉雲田開口說完。
眾人一想起陳歡語家裡曾經的那位相聲大師、金字招牌,霎時間都沒有了半點懷疑,全部都是支著耳朵仔細的聽著、努力學習著。
舞臺上的陳歡語此時也是繼續道:
“這位馬三呢今天來城裡幹嘛呢?不是投親戚,雖說有兩個遠親吧,不過早就已經不來往了,這次來是來找兩個把兄弟的。”
“因為什麼呢?馬上這就要過冬了,天涼了外邊也不好賺錢了,想著這個能不能從這兩個把兄弟手裡拆兩個錢,好歹把這個年關過了。”
“這拜把子的三兄弟,老大姓賈——賈大爺,老二姓悶——悶二爺,第三就是這個馬三。”
“以前古代的男人們就愛弄這個,尤其是農村,為什麼呢?在農業社會的時候,尤其是封建社會,治安還比較差勁,農民要想確保家裡的平安,必須要有一撮人抱團,然後遇到什麼危險的時候,共同抵禦,才能渡過難關。”
“所以說很多農民感覺脾氣相投的話,都會選擇結拜,用今天的話來說也算是達成了一種契約,還有什麼也要報團呢?打仗的——當兵的、土匪、造反的、古惑仔等等。”
就跟之前說的一樣,追求的就是那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忠義之情,最出名的那不是有句話講麼,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
陳歡語停了一下,等觀眾琢磨了一會兒後才繼續道:“瓦崗一爐香大家聽過隋唐演義、看過電視劇的應該知道什麼意思,賈家樓三十六友結拜。”
“不過啊大家都說不能學這個,還是得學人家這個三國桃園三結義,為什麼這麼說呢?這事兒以前其實還真沒多少人詳細的解釋過。”
“按理說呢,其實咱們從古至今的歷史一直是挺唯成功論的,桃園三結義這三兄弟,交情擺在這咱們都知道,但是這三人並不成功。”
“您各位也可以想想是不是這樣?雖說是三分天下了吧,但是關二爺——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歸天了,張飛那甭說了——還沒從悲痛欲絕裡邊緩過來,還沒給二哥報仇呢,晚上被倆鼠輩,範疆張達誰殺了,老大劉備——發全國人馬攻打東吳,給關張報仇,最後被火燒連營,被逼的白帝城託孤,事業其實都不算是很成功,死的也都很慘。”
“反過頭你再說哪個瓦崗寨那批人人吧多好,三十六友那最後活下來的,全部是大唐朝的開國功臣,全在凌煙閣上畫著畫呢對吧,多福多壽子孫後代都是做著大官,但是為什麼是不成功的這哥三值得我們尊敬呢。”
“就是因為剛才說的那兩個字——忠義,先說這個關二爺,亙古一人忠義無雙,在曹營的時候,人曹操怎麼對他的?天下人都知道,上馬金,下馬銀,修下一府分兩院,世人皆知的人妻控啊,那都因為關羽的面子,劉備的家眷…………對吧!您就知道這誠意有多大了,這付出了多大的犧牲呀!”
“哈哈哈哈哈!!!”
“吁吁籲…………”
臺下觀眾瞬間笑噴,一個個會心的跟著起鬨。
陳歡語笑了笑道:
“反正方方面面,全國都沒有一家能比在曹操這裡給的多,但人家關二爺呢,斬顏良誅文丑之後一聽說自己哥哥下落,直接掛印封金,三次辭曹,灞橋挑袍,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就一句話我得找我哥哥去,這就是忠義。”
“張飛那也是啊,多大的能耐?這大半輩子跟著劉備,手下也就是這一萬的兵,人被二哥關羽宰了的顏良呢?隨隨便便一出來那帶的就是十萬精兵啊。”
“就這還是情況好點的時候呢,人少那就是打一場敗一場誰也打不過,東征西討最難得時候都快成光桿將軍了,您各位想想這張飛多驕傲、火爆的一人呢,為了自己的哥哥就這麼忍著。”
“最後劉備,自己一輩子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