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
其實老實來說,對於現代相聲演員來說真的不需要想著怎麼創新的,能把這些都傳承好了,基本上就不愁吃不上這碗飯了。
這本是一個巨大的寶藏,然而卻被後來的從業者逐漸的摒棄了。
現在的時代裡,能基本把以前傳統相聲大致掌握全的,已經基本沒有了,僅剩的幾位基本也都年齡大了半告別舞臺了。
這樣的情況下,突然得到徳芸社要開瀕臨相聲專場演出的時候,所有內行人驚訝之後都是強烈的懷疑。
這個事兒他們打從心底裡是不相信的,除非…………除非也就是後邊有候家和常家做支援了…………
京都文化部門門口,幾個剛剛舉報完的相聲同行,在得到訊息後圍坐在一起討論著:
“不對…………這也不對啊,要說起來馬家我沒接觸過我就不說了,候家、常家徒弟咱們認識的人也不少啊,他們也沒聽說誰會那麼多傳統相聲的啊?”
“我倒是相信他們肯定有,但是你說他們就捨得把自己辛辛苦苦收藏的相聲資源全部拿出來分享???”其中一個為首年齡最大的開口分析道。
“不知道…………反正換我肯定不會…………”
“是啊再說就算他們肯交,除了陳歡語、常元、郭桃兒他們可能學過以外,他們底下那些徒弟能會嗎?這玩意兒現學也來不及啊!”
“整整一星期的瀕臨相聲專場節目,就算他們兩組人會影分身之術,這專場也不可能撐得起來啊…………”
眾人疑惑著皆是紛紛點頭。
這個徳芸社,他們是真的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