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四十八章 江船之上鬥志揚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寧得罪房杜,莫遭惹魏徵!”

“言官清流,猛於莽粗,把柄小辮莫被抓。”

“打了小的,來了老的……”

..

...

康嶽山送了郭業四句忠告之後,便扯開了話題聊起了別的新鮮事。

諸如康寶捎信回來,說在西川小都護府如何如何,一提起這個越發長進的兒子,康嶽山彷彿有說不完的話。

難得康老頭如此高興,郭業只得隨了老頭的心願,聽著他叨叨起來。

直到黃昏時分,在康府吃完晚飯,郭業才以在守孝期間不得外出耽擱太久為由,提出了辭呈,攜著康芷茹返回了隴西。

反正益州與隴西才一兩個時辰的水路,勝在離得較近,康家老兩口也遂了郭業的意思,送著郭業小兩口出了康府。

康芷茹得見孃親一面,又討教了幾招對付吳秀秀的小伎倆,心中正美得很,巴不得現在就飛回隴西郭府去試驗一番。

滿是欣喜地蹦蹦跳跳跟在郭業後頭,前往了益州郡城渡頭。

到了渡頭上了江船,不一會兒,漕幫的艄公唱起號子,呼喝船中舵手,朝著隴西方向揚帆起航。

江面,波濤滾滾,風聲赫赫,郭業撇下康芷茹在船艙中,自己一人上了甲板,看著江面景觀,心裡回想著康嶽山的四句忠告。

第一句,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很好理解,就是在警告郭業,到了藏龍臥虎的帝都之後,不要爭強好勝多管閒事。

第二句,寧得罪房杜,莫遭惹魏徵。所謂的房杜,便是傳說中李二陛下的左膀右臂,房玄齡,杜如晦二人,又稱房謀杜斷。這兩人乃是天策府嫡系中文散官的佼佼者,甚得李世民的倚重。

至於魏徵,那就更有名了。古今名臣以直言進諫而流芳百世的,魏徵當為第一人。這廝不僅一身虎膽渾不怕死,而且是火爆脾氣,啥話都敢衝李二陛下嚷嚷,惹急了他還能擼起袖子,不顧儀態地噴李世民一臉口水。

換做別人這麼幹,早死了千八百遍,不過魏徵不同,越是這樣鞭笞皇帝,踩呼皇帝,李二陛下越是開心,幸福。

不然史書上也不會記載,當魏徵病逝之後,李世民悲痛交加,罷朝三日,更是親往魏府靈堂祭奠,痛呼:“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康嶽山這句話頗有些看不爽魏徵,有點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的趕腳。

郭業不知道得罪了房玄齡,杜如晦二人會如何,但是他知道,如果把魏徵給惹毛了,這老丫挺絕對能跟你糾纏到底,不死不休。

大概其有無論你跑到天涯海角,老子都要在皇帝面前毀死你的意思。

第三句,言官清流,猛於莽粗,把柄小辮莫被抓。唐朝的言官清流,指的便是御史臺裡的官員,由御史大夫領銜掌管,其下由監察御史組成,又稱御史言官。

御史言官的品銜不高,但是威懾力卻是極大,他們的職責便是監察百官、巡視郡縣、糾正刑獄、肅整朝儀。他們與其他官員的區別就在於,他們的監察物件是大唐的文武百官。

凡是大唐官員,他們皆有權監察,專替皇帝盯著官員的貪汙**,百官的生活作風,同僚的私生活等等,反正就是以監察百官,給文武官員添堵為己任。

有點糾察大隊替皇帝這個老闆看好下屬職工的味道,美其名曰皇帝的順風耳,千里眼。

不過大多數官員們私底下極為厭惡御史言官,通常以“官員剋星”稱呼之。

而且,御史言官的門檻兒也是極其高的,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的。

皇帝篩選御史言官的第一個要求,便是御史言官皆從清流中篩選。

所謂的清流,說好聽是在士林中卓有聲望,且不與世俗同流而汙,濁世而清之大儒。

說難聽點,就是腦子一根筋的讀書人,這是一群自詡一身清骨,兩袖清風,家無薄資,天天喊著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的書呆子。

只有這樣的人,皇帝才敢大膽放心地任用其為御史言官,不會出現官官相護的情況。

在百姓眼中,苛政猛於虎;而在官員眼中,御史言官才是剋星中的剋星。

只要幹出點破事爛事,被御史言官握了把柄,攥了小辮,其結果只有一個,那便是在早朝之上,皇帝跟前彈劾死你,也是一個不死不休。

郭業稍稍搜尋了記憶,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