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更,凌晨三點送到,不好意思,還是晚了。】
“凡我團練軍中將士,耳只聽金鼓,眼只看旗幟。……眾人共作一個眼,共作一個耳,共作一個心。……此為號令篇。”
“選兵者,如藤牌宜於少壯便健,狼筅長牌宜於健大雄偉,長槍短兵宜於精敏有殺氣之人。……皆當因其材力而授習不同。……此為束伍篇。”
“凡賞罰,軍中要柄。若該賞處,就是平時要害我的冤家,有功也是賞,有患難也是扶持看顧;若犯軍令,就是我的親子侄,也要依法施行,決不干預恩仇。……此為禁令篇。”
“以十人為一火,居首一人為火長,旁二人夾長盾,又次二從持狼筅,複次四從夾長矛、長槍,再次二人夾短兵。此為鴛鴦陣。陣法可隨機應變,變縱隊為橫隊即稱兩儀陣,兩儀陣又可變為三才陣,三才陣攻防兼宜,適合於山林、道路、田埂等狹窄地形。”
“守哨篇……”
“旌旗篇……”
“水戰篇……”
“行營篇……”
“戰法篇……”
...
...
夜裡挑燈,營帳之中,郭業斷斷續續地口述著腦海記憶中的一些東西,而書辦關鳩鳩則是一邊聽著一邊伏案謄寫。
即便關鳩鳩心中極為震撼郭兵司哪裡來的這麼多聞所未聞的練兵法門,但還是一字不落地將郭業所複述的內容一一謄寫了出來。
約莫了過了一個多時辰,外間處處營房都早已熄了蠟燭與油燈,郭業才停止了磕磕巴巴的口述,輕輕走到關鳩鳩的身邊端詳著案上紙張謄寫的文字。
同一時間,關鳩鳩抻了抻懶腰,將毛筆小心翼翼地擱在硯臺上,而後在紙張哈了一口熱氣,加速墨跡的乾涸。
隨後,悠悠站起身子讓出了位置,對郭業說道:“兵司大人,學生已謄寫完畢,共計十八篇十八卷。嘖嘖,學生今天總算是見識了什麼叫兵中奇書,此練兵十八篇法門端的是驚天地泣鬼神啊!”
說著將桌上謄寫好的紙張一一疊放在一起,遞到郭業的手中,嘆道:“此十八篇兵書面面俱到,從選兵至練兵,乃至對敵作戰皆有教授,比《孫子兵法》更加詳實自成一體,莫非乃是我大唐戰神,當朝尚書僕射,衛國公,李靖李大人的《衛公兵法》?”
說到這兒,他突然用一種極為畏懼而又驚恐的眼神望著郭業,心想著,如果自己猜對了,那眼前這位郭兵司的來頭豈能小的了?
據民間傳聞,這《衛公兵法》乃是衛國公李靖得以揚名立萬,建功立業的憑仗,從未傳授於他人。
郭業見著關鳩鳩這幅怪異的表情,哈哈一笑,搖頭說道:“關書辦,你想多了!衛公兵法是衛公兵法,與我沒有任何干系!”
他才懶得拉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李靖的虎皮,因為自己這十八篇兵書的確不是來自衛公兵法,而且自己這十八卷兵法遲早要傳揚出去,如果現在自己亂攀親戚,到時候假李鬼遇到真李逵,不是讓人平添笑料嗎?
只要這十八卷兵法被程二牛等人一經流傳,遲早都會被有心人收集而去。
如果為了給自己壯威風胡亂扯到李靖的《衛公兵法》上去,那不僅自己失了面子,就算將來想指著這兵書揚名立萬也夠嗆了。
聽著郭業否認,關鳩鳩追問道:“嘖嘖,敢問兵司大人這十八篇兵法可有名字?學生實在是太過好奇了,普天之下除了李衛公,怎還有如此奇才能譜出這絕世兵法來。”
郭業極為珍惜地輕撫著手中的十八篇兵法,一字一字頓道:“此十八篇兵法,名曰紀…效…新…書!”
紀效新書?
聞罷,關鳩鳩嘴中來回反覆唸叨著這個有些拗口的名字。
不過很快他就釋然了,到底是讀過書的老秀才,從字面上就分析出了這四字兵書的涵義。
“紀效”之意,便是指這些兵法都是從實戰經驗中總結出來的;
“新書”二字就更好理解了,顧名思義就是強調在戰爭中靈活處理出現的情況,不會拘泥於常形。
很快,關鳩鳩言辭懇切地再次問道:“這紀效新書,學生可是從未聽聞。敢問郭兵司,這兵書乃是哪位不世出的高人所著,學生是否有幸拜見他一面?”
“啊?這個呀……”
郭業驚疑了一聲後,面現尷尬,深吸幾口氣之後,對著關鳩鳩指了指自己的胸口,說道:“你要見得高人就在你眼前,你天天都能見到,沒什麼有幸不有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