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村。
集市。
西面的街道。
姜初陽、姜秀蘭、小紅薯一行三人還未走近。
遠遠的就看到了門庭若市的【美英小賣部】。
說是小賣部,但實際上佔地面的很大。
比供銷社的規模都有大上不少。
這使得姜初陽知道。
美英小賣部背後的老闆很不簡單。
要不然的話,不可能將一個小賣部搞的這樣大。
別的不說,只怕供銷社那一關都過不了。
不過現在這些不是他能考慮的。
也不是他能管得了的。
在跟姜秀蘭對望了一眼後。
牽著小紅薯就快步走了過去。
小賣部大門口。
好多買了商品出來的村民都喜笑顏開。
有的還說買的商品價格比供銷社快要便宜一半了。
至於質量,更是比供銷社的要好。
這讓姜初陽跟姜秀蘭不由有些好奇了起來。
就是小紅薯,那也掙脫了姜初陽的手。
一溜煙的跑進了美英小賣部。
當看到裡面琳琅滿目的各種商品。
還有熙熙攘攘買東西的村民。
小紅薯那是呆住了。
為了防止跟丟。
連忙又跑到了姜初陽的身邊。
對於美英小賣部的熱鬧。
姜初陽也是小小吃了一驚。
不過也僅僅如此而已。
因為在七九年開小賣部。
要是沒有這樣熱鬧。
要是不掙錢。
那才是怪事。
“初陽,咱們分頭去買東西,我去買鍋碗瓢盆,你去買油鹽醬醋茶,等下在結賬的櫃檯集合就行。”
姜秀蘭見好多櫃檯上的貨物都賣斷貨了,當下連跟姜初陽說道。
“好!好!”姜初陽點了點頭,牽著小紅薯就賣糧油的攤位走去。
一般情況下,賣糧油的肯定也附帶買醬醋茶的。
不過走近了後,讓姜初陽大吃一驚的是。
這菜油的價格居然只有兩角一。
大豆油更是隻有一角六。
這可比供銷社的要整整便宜三分之一啊!
“小夥子,你想買什麼?”胖乎乎的男買貨員,這時熱情的跟姜初陽打起了招呼。
“我買菜油跟豆油,一樣給我來十斤,還有醬油、陳醋、料酒、散裝的茶葉,以及食用鹽……”姜初陽伸手指了指,然後一口氣將要買的東西給說了出來。
“你確定?”買貨員看著姜初陽大吃了一驚。
畢竟在七九年,能一口氣買十斤菜油跟十斤豆油的,那都是大主顧。
其他普通村民。
那都是一兩斤,或者斤買的。
絕對不會買這麼多。
“確定!”姜初陽笑道。
“你就快點囉,怕我哥哥冒錢嗎?”小紅薯也忍不住催促了一句。
“哈哈……不是,不是。”買貨員訕笑著連忙開始備貨。
姜初陽則是在一旁等著。
片刻之後。
買貨員的油鹽醬醋茶等商品還沒有備好。
姜秀蘭卻是抱著鍋碗瓢盆走過來了:“初陽,那邊有現成的棉襖賣呢!咱們要不要過去看看?”
“可是我這邊……”姜初陽指了指還在稱大豆油的胖買貨員。
“沒事,等下在過來就是。”姜秀蘭說道。
“你去吧!到時候好了我喊你。”胖買貨員不好意思的跟著說道。
“那行。”姜初陽伸手接過姜秀蘭手中的鍋碗瓢盆,就朝南面買棉襖的櫃檯走去。
在六七十年代,要想買一件合身的衣服。
那都必須去裁縫鋪預定才行。
而七九年有現成的棉襖賣了。
這肯定是改革開放經濟市場的作用。
要不然,只怕沒有誰敢會這樣做。
都是會跟供銷社一樣,墨守成規不敢,也不願意改變做生意的規則。
這對於老百姓可不是什麼好事。
不過現在好了,有了美英小賣部的帶頭。
只怕在時代的浪潮下,這供銷社不想改變那都的改變。
不對,應該說供銷社很快就會被時代的浪潮給淘汰。
想到這,姜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