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id="htmltimu">第42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h3>
季如禎將事先想好的藉口說了出來,“我娘臨終前,留給我一些首飾,當初被我私藏了起來,因為朝雨的年紀越來越大,如果再不好好學些本事,將來難免會誤了他的一生。所以我將那些首飾拿去典當行賣了,換了些銀子,足夠我們姐弟倆換一間比這裡好些的房子來安身了。”
何嬸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麼回事。如禎哪,這件事,你可千萬別對外人說,尤其是你舅舅那邊。徐家那些人心都壞著呢,如果被他們知道你娘還留了名貴的首飾給你,沒準還會在你們姐弟倆身上打歪主意。”
季如禎心裡一暖,“放心吧何嬸,這些事情我自有分寸。”
事實證明,何嬸這個人確實是個熱心腸,自從她得知季如禎被周家退親,心裡更是同情季家兩姐弟的不幸遭遇。
別的忙她或許幫不上,替兩姐弟打聽一下可靠的房源,還是不在話下的。
季如禎也很會做人,何嬸對她們姐弟倆這樣關照,本著禮尚往來的原則,她去綢緞莊給何嬸扯了幾塊布料,錢沒花多少,只重在一番心意,饒是如此,還是把何嬸哄得眉開眼笑,做起事來,便更加賣力了。
就在何嬸四處打聽房子之際,平陽城知府高大人派了幾個家丁,抬著不少貴重的禮物,當著滿街老百姓的面,敲開了季家的大門。
這些家丁的來意很簡單,高家少爺被季家姑娘救了一命,差點痛失愛子的高夫人為了答謝兒子的救命恩人,派人送些薄禮以表誠意,這是她們高家應該做的。
高家這番舉動,倒是讓季如禎頗感意外。
在她的認知裡,能把小高衙內教成那副不成器的德行,當父母的肯定功勞匪淺。
小高衙內或許不是大奸大惡,但對於那些過於膩愛孩子的父母,季如禎還真是打心底有些看不上眼。
所以她直覺地認為,即便自己這個貧民小老百姓真的救了高家的兒子,人家也未必會領情,說不定還會在背後說一句,那是她們這些當老百姓應該應分的呢。
沒想到高家的舉動,打破了季如禎的猜測,人家不但送了重禮過來,家丁還十分客氣地說,高夫人想請她兒子的救命恩人到高府一敘。
當季如禎被高家的家丁帶到高府,看到被小衙內拼命圍護的高夫人時,她第一次對自己的判斷產生了疑慮。
直覺認為,身為府衙夫人,絕對是比周夫人和徐夫人還要極品的存在,沒想到眼前這位高夫人不但容貌生得端莊美麗,就連性格也是十分的溫柔可親。
在季如禎這個貧民小老百姓的面前,高夫人並沒有擺出高高在上的貴婦面孔,而是親切地拉著她的手,無比真誠道:“季姑娘,雖然現在說這些話有些過於矯情,不過哲堯能得你相救,我這個當孃的,還是要親自向你說聲謝謝。真的是謝謝你能在危險之中,救我兒子一命,這份恩德,即便日後到了地下,我也會沒齒難忘的。”
“呃,高夫人,您真是太客氣了……”
季如禎費了好大的力氣,才從震驚中回過神,因為眼前的事實實在是有點匪夷所思,像小高衙內那麼囂張跋扈的傢伙,居然能有一個這麼溫柔可親的娘,簡直太不合乎傳統邏輯了好嗎?
閒談之間,季如禎發現這位高夫人是個天生的自來熟,不但沒在她一個貧民小老百姓面前擺出高高在上的架子,反而還像個親切的長輩一樣,拉著她沒完沒了的嘮家常。
從高夫人口中得知,這次綁架小高衙內的家丁一共有四個人,被季如禎活捉的三狗子和五猴子,以及另外兩個同夥,都是一年前被高老爺以他們手腳不乾淨的罪名被逐出家門的高府小廝。
這幾個人深知高老爺和高夫人膝下只有小高衙內一個兒子,被逐出家門後心生怨恨,便將壞主意打到了小高衙內的身上。
這次的事件要不是季如禎無意間插手,那四個人勒索完銀子,就打算將小高衙內撕票,然後帶著銀子遠走高飛。
所以說,高夫人之所以會這麼感激季如禎,是真的把她當成兒子的救命恩人來看待的。
“高夫人,既然貴府已經查清了事情的根源,剩下的那兩個同夥應該也被找到了吧,不知高大人後來是怎麼處理他們的?”
高夫人笑著道:“那幾個家丁都是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混小子。因為他們平日裡嗜賭成性,後來欠了一屁股債,不得已之下,動了歪心眼,偷著拿了家裡不少古董出去變賣。老爺原本憐憫他們都是窮人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