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就是在他的家中。
而攝像機以及燈光師等已經各自尋找好位置,擺放好道具,對著楊闌打了個ok的手勢。
楊闌和劉一辰、馮琳寒暄一番後,問道:“劉校長,馮教授,不然我們開始?”
“可以!”劉一辰微微點頭。
楊闌便開始開場白:“作為我國首位獲得菲爾茲獎、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劉一辰先生也被稱為21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也是最偉大的科學巨匠,他的數學理論非常深奧,解決了一個又一個世界數學難題,這裡面有周氏猜想、角谷猜想這樣大眾瞭解比較少的數學難題,也有大眾耳熟能詳的哥德巴赫猜想,他將哥德巴赫猜想這個世界數學難題,深深的烙印上華夏的印記,將這一項榮譽留在了華夏。在數學上的傑出貢獻,他榮獲了有‘數學界諾貝爾獎’美譽的菲爾茲獎,成為菲爾茲獎最年輕得主。”
“劉一辰先生不僅僅是一位偉大的數學家,他還是一位堪稱偉大的物理學家、化學家,他以二十歲出頭的年紀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成為我國首位諾貝爾獎得主,同時也創下最年輕諾貝爾獎得主記錄。”
“然而他不僅僅在學術上取得了偉大的成果,在商業領域,他也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果,他在上大一的時候就開始創業,創立了華夏大漢科技有限公司,靠著傑出的技術獲得了數億大合同,成為華夏最年輕的億萬富翁,而如今大漢科技集團市值已經高達16萬億元,成為a股上的龍頭企業。”楊闌介紹到這裡,臉色也不禁有些變化。
楊闌繼續著介紹道:“他在大學期間,就在鋰硫電池領域取得非凡了突破,18篇論文轟動了化學界,申請了無數的專利,而他靠著手中專利創立了九龍時代,如今九龍時代已經成為最大的也是唯一生產鋰硫電池企業,是華夏最大的民營企業,也是世界500強企業。”
“在學術上、商業領域取得如此驕人成績,他並不知足,他作出了一個讓世界頗為不解的舉動,他投入數以百億資金,用於建造一所現代大學,而這就有現在頂尖學府‘九龍大學’!”楊闌說道:“今天我們有幸採訪劉一辰先生和他的愛人,馮琳馮教授,讓我們一起走進劉一辰先生夫婦的世界。”
“劉一辰先生,馮琳教授,你們好。”楊闌笑著打招呼。
劉一辰和馮琳也打著招呼著。
“馮教授,在您的眼中,劉一辰先生是什麼樣的人?”楊闌笑著問道。
馮琳露出思考之色,然後說道:“在我的眼中,他就是一個變態!我還記得,我和他初次相識的時候,我是讀高二實驗班,他是高一學生,我當時候不知道,拿著一道數學題請教他,沒想到他只用了一兩分鐘就解決了我想了大半個小時都沒想明白的題目。”
“我記得當時我問他,他的目標是什麼,他跟我說他的目標是成為一名學霸。”馮琳說著說著就笑了起來:“當時我第一次聽到‘學霸’這個詞,還以為學霸是學生中的惡霸。”
楊闌也善意的笑了起來。
她心中暗自慶幸,慶幸以馮琳作為突破口,可以讓人從劉一辰最親近的人這個角度入手,去深入瞭解劉一辰。
畢竟雖然關於劉一辰的報道很多,但是是是非非的都有,誰也不知道真假,而馮琳不一樣了,二人同一所高中,是男女朋友,現在更是夫妻,所說的是具有真實性。
劉一辰也笑了起來,他沒有想到當初馮琳竟然會認為‘學霸’是‘惡霸’。
在馮琳的訴說中,劉一辰的高中生活、大學生活、留學生活以及近幾年的生活如同一條線串聯了起來,清晰的展現著有別於報道中的劉一辰的成長軌跡,讓人可以看到別有不同的劉一辰。
“劉一辰先生,您對於學霸怎麼看?”楊闌看向劉一辰,此時她臉上笑容很燦爛,心中高興壞了,原本劉一辰就急劇新聞熱度,能夠採訪到劉一辰,本身這一期的收視率不用愁。
結果沒有想到,讓她喜出望外,可以從馮琳這一邊瞭解一個真實又充滿傳奇的劉一辰。
“高中剛開始的時候,我的夢想是想成為學霸,我孜孜不倦的看書學習,沉浸於知識的海洋,靈魂接受著知識的洗禮”劉一辰說起當時的夢想,很快就露出苦笑之色:“別人都說我是學霸,其實我是真的不想當學霸,因為當學霸太辛苦了。”
“看不完的書、學不完的知識”劉一辰搖了搖頭:“每一個學霸,背後除了天賦之外,還有無數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