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兩百四十九章科學獎勵大會

分化療法,在國際上首創用國產全反式維甲酸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在60餘年的從醫生涯中,為醫學實踐和理論創新做出了重大貢獻,王院士成功實現了將惡性細胞改造為良性細胞的白血病臨床治療新策略,奠定了誘導分化理論的臨床基礎;確立了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治療的“魔都方桉“,闡明瞭其遺傳學基礎與分子機制,樹立了基礎與臨床結合的成功典範;建立了華夏血栓與止血的臨床應用研究體系。

可以說,兩位獲得最高科學技術獎,實至名歸!

至於可能有人會說,某位科學家也可以獲得最高科學技術獎,那隻能說作為華夏最高獎項和含金量最高的獎項,這一終身榮譽獎,開創得太晚了,2000年才開始設立,至今不過10年,而共和國已經走過60年歲月,有太多老前輩們值得這個獎項。可是為了確保這個獎項的含金量和影響力,每一次就頒發兩個。

兩位獲獎者名字公佈之後,在場的學者們紛紛向兩位獲獎者送上了熱烈的掌聲。不管是他們作出的成績還是品德,都無可挑剔。

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名單公佈之後,接著便是備受矚目的國家自然科學獎。

相比起作為‘終身成就獎’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而言,後者更近似於‘成果獎’,旨在獎勵那些從事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領域,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律,作出重大科學貢獻的華夏公民。

尤其是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能被授予這份榮耀的,都是共和國最傑出的研究成果。

而在這一方面,數學就有天然的優勢,因為華夏在數學上並不強,所以往往只要你作出傑出的成績,那麼就有很大的可能性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

就如1956年首次頒獎,一等獎3個數學領域就佔了兩個,分別是華老的典型域上的多元復變數函式論、吳老的示性類級示嵌類的研究。

就如1982年陳景閏的哥德巴赫猜想研究,1987年廖山濤的微分動力系統穩定性研究。

進入千禧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已經出現7次空缺,這就是寧缺母濫!

可想而知,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的含金量有多麼高。

當進入這一環節之後,會場內格外的安靜,所有人都在靜靜的等待著發言人宣佈獲獎的名單。

“數學,是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只有數學發展得好,其他學科才有可能發展得好。由燕大學子劉一辰解決了周氏猜測、角谷猜想、極小模型綱領”

“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的是,劉一辰!”

名字公佈的瞬間,雅雀無聲,大家都沒有想到初評名單中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五項,竟然只保留了一項,而獲獎者還是一個年僅20歲的小夥子。

彭院士臉上帶著微笑,率先鼓起掌來,掌聲彷佛會傳染一般,隨後會場內響起了熱烈掌聲。

劉一辰也有些發矇了,雖然之前初選名單有他,但是他知道,一般來說,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會頒發40多個,但一等獎的頒獎卻是慎之又慎,若是沒有符合條件的,甚至寧願輪空,也不輕易頒發。進入千禧年至今,也就2002、2003、2006、2009這四年有頒發,其餘7年都沒有頒發一等獎,輪空了。

“恭喜你,小劉,恭喜你獲得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代表著華夏數學界再次斬獲一次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與劉一辰坐在一塊的彭院士:“如果可以的話,我都願意用院士頭銜和你交換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說實在的,彭院士那叫一個羨慕啊,他雖然是院士,但是卻從未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而現在劉一辰卻獲得了。

而這也代表著,劉一辰成為華夏科學院院士的最大障礙就被掃平了,唯一能夠阻擋他的就只有年紀了,也就是說只要等著,手握這一大榮譽,劉一辰就能水到渠成地評為院士,而這個時間只需要20年,等20年後,劉一辰年紀夠了,不是毛頭小子不會給人留下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印象後,院士頭銜自然而然地就會落在他頭上。

再看看劉一辰的年紀,年僅20歲,人生剛剛開始,還有著四五十年的時間去努力奮鬥,就是拼搏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也不是沒有機會的。

而幾乎所有人,都紛紛情不自禁地望向劉一辰,因為整個會場,劉一辰最為年輕,自然也是最引人注目。

三月,初春。

看最新章節內容下載愛閱app,最新章節內容已在愛閱app,。南凰洲東部,一隅。

陰霾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