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利堅化學學會於舊金山舉行了國際郵寄化學研討會上,揭曉了本屆羅傑·亞當斯化學獎。”
“該獎項為紀念著名化學家羅傑・亞當斯而設立,從1995年開始,由美國化學學會每2年頒發一次,授予在有機化學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學者。截止到上次獲獎,29名獲獎者中,有11人為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本屆亞當斯化學獎獲得者是來自我華夏學者‘劉一辰’。其獲獎理由是劉一辰構建了完整的鋰硫電池理論體系,推動了鋰硫電池的誕生與應用,促進了世界鋰電池的發展”
“劉一辰,也是我華夏首位獲得亞當斯化學獎!”七點新聞,新聞主播‘康暉’正以他那非常標準播報了這則新聞,時間總共持續15秒,之前劉一辰獲得拉馬努金獎、陳省身數學獎、柯爾獎、晨興數學獎都上過七點新聞,不過新聞時間就只有10秒。
而七點新聞,在華夏的影響力是最大的,覆蓋了整個華夏,覆蓋的人群是有五六億人之多。
而七點新聞,彷佛是一個訊號一般,頒獎典禮結束後三天,一條條標題出現在各大媒體上面。
“我國首次獲得亞當斯化學獎!”人人日報以此進行頭版標題報道,報道了這個新聞,報道之中回憶著近代華夏化學取得了各項重要成果,以及共和國建立以後,華夏化學和材料學迎來了快速增長,60年彈指一揮間,我國在鋰電池上終於成為了引領者,而不是追趕者。號召青年投身於科學研究,為華夏的偉大復興貢獻一份力量,勇於攀登珠峰
“他不僅僅是一位傑出數學家,他還是一位化學家!”青年報也再次對這進行報道,青年報再次回顧劉一辰的學習歷程,一路上所取得的成就,透過超過十次的報道,青年報有意將劉一辰塑造為當代青年的一杆旗幟。
“外國人行,我們華夏人怎麼就不行!”環球時報也緊跟著報道,老胡親自操刀寫下這篇文章作為環球時報的頭版新聞。
截止到目前,劉一辰已經創下多個記錄了,華夏首位獲得io滿分‘狀元杯’的選手,華夏首位高考滿分狀元,華夏首位獲得拉馬努金獎同時也是拉馬努金獎最年輕得主、陳省身數學獎最年輕得主、華夏首位克雷研究獎得主也是該獎項最年輕得主、華夏首位柯爾數論獎得主也是該獎項最年輕得主、晨興數學獎金獎最年輕得主、華夏首位奧斯特洛斯基獎得主也是最年輕得主、華夏首位柯爾代數獎得主。
這一次,劉一辰也是華夏首位亞當斯化學獎得主同時也創下亞當斯化學獎最年輕得主的記錄。
可以說,雖然劉一辰才21歲,但是已經創下了一連竄傳奇,這還僅僅只是他在學術上的成就,還包括華夏最年輕的億萬富豪、華夏最年輕的十億富豪、華夏最年輕的百億富豪。
“震驚!國際化學大獎竟然頒發給了一個數學家!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uc震驚部一篇震驚文新鮮出爐。
“他不僅僅是學霸,而是學神!”
“臥槽~~~他不是數學家麼,怎麼獲得化學獎了?(問號)”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app愛閱閱讀最新章節。
“同問?他不是數學家麼?數學家也可以獲得化學獎?”
“牛逼了~~華夏首位獲得亞當斯化學獎,看來之前網上的傳言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也許他有機會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不管怎麼樣,他獲獎就代表著華夏獲獎,我就開心!”
“我就想知道,他的智商高達多少,有沒有超過陶喆軒了?一會兒是數學獎,一會兒又是化學獎。”
“他不會是不當數學家,要去當化學家了吧!?”
“真是羨慕,明明同樣都是21歲,為何他拿獎拿到手軟,我卻在工地搬磚曬太陽!”
“嗚嗚嗚~~剛剛被我媽媽訓了一頓,說讓我向他學習問題這是普通人學習得了的嗎?”
“即將開始高考的學生們,記得,能進水木的千萬進水木,不然就進入復旦、浙大,千萬別進燕大!”
“”
劉一辰這時候,在結束了學術交流會後,已經和馮琳搭乘著飛機,出發前往夏威夷。
對於國內的反應,劉一辰已經沒有什麼感覺了,這個亞當斯獎唯一的作用就是讓他獲得了系統的3000積分獎勵。
a:數學:lv5(100/500)
b:物理學:lv2(50/200)
c:生物學:lv1(50/100)
d:化學:lv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