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頓了頓,語氣鄭重地宣佈道:“第一位獲獎者,劉一辰!”
在獲獎人公佈的瞬間,會場的氣氛瞬間被點燃了。
年僅24歲的菲爾茲獎得主!
新的菲爾茲獎獲獎者最年輕記錄被重新整理了,在之前最年輕的菲爾茲獎獲獎者是27歲。
而現在,劉一辰的獲獎,將這個記錄提前了3歲!
在這個歷史性時刻,也是世界數學界新的一個里程碑,頓時雷動的掌聲如爆發的山洪,震耳欲聾。
可以說,從佩雷爾曼證明龐加萊猜想之後,劉一辰是最閃耀的數學明星,他不但高產,幾乎一年至少有一項重要的數學成果,而且質量也高,單單諾獎級的數學成果就有四個。
更何況,劉一辰證明哥德巴赫猜想,是佩雷爾曼證明龐加萊猜想之後這十年數學界最傑出的成果。
雖然說,之前數學界在哥德巴赫猜想上的證明已經達到‘1 2’這一步,距離完全證明哥德巴赫猜想只剩下最後一步,但是這一步卻困擾了世界數學界半個世紀之久,是劉一辰給哥德巴赫猜想這一棟大廈進行封頂。
按照數學界的規矩,最後一個解決者,是功勞是遠遠超過之前的所有人,而命名規則也是公認的提出者 解決者 定理。
世界數學聯盟修訂哥德巴赫猜想,就是將哥德巴赫猜想修訂為哥德巴赫-劉定理,然後關於這個定理的解釋,也著重提及哥德巴赫這個猜想提出者,以及劉一辰這一位猜想解決者。至於期間誰推動了這個猜想,只有在專門的書籍中才會提及。
氣氛被點燃的不只是大會的現場。
就在國際數學家聯盟主席念出‘劉一辰’那個名字的同一時間,官博直播影片的評論區,瞬間被網友們刷爆了。
“66666!”
“閩省人民發來賀電!”
“京城人民發來賀電!”
“發來賀電!”
“華夏首位菲爾茲獎得主!(拳頭!拳頭!)”
“少年強則華夏強!為劉院士點贊!(五星紅旗!)(五星紅旗!)(五星紅旗!)”
“華夏不僅要諾獎,同樣也要菲獎!(擲地有聲)”
“劉院士,流弊~~(破聲!!)”
“呵呵,諾獎、菲獎得主慘遭燕大退學!”
“華夏數學界扛把子,實至名歸!”
“蹭一口學霸身上的歐氣,只求這學期別再掛了”
“即將開學,期待新生開學典禮上看到加冕為菲獎得主的劉校長!”
“”
長久以來,雖然論文的總體數量一直保持著持續增長,但華國數學界卻一直遊離在世界的邊緣。
一枚菲爾茨獎或許不能代表任何東西,也說明不了什麼。
但那枚獎牌上綻放的光彩,卻是讓無數人從新一代的學者身上,看到了自信,看到了未來,也看到了希望……
在這場狂歡之中,被刷爆的不只是央視的官微、轉發新聞的圍脖……
無數正在收看4國際頻道的人民,這一刻也都興奮起來,都忍不住豁然站起來,鼓掌、尖叫起來。
如果說數學家這個群體,誰在華夏最具知名度,那麼非劉一辰莫屬。一開始因為收到各大名校錄取通知書而被廣為關注、熱議而走入全國百姓的視線,之後則是劉一辰高考考了750分成為高考有史以來第一位高考滿分的狀元,在高考佔據熱度的一個多月時間,劉一辰自然為全國人民所熟知。
隨後引起全國轟動性的,不是劉一辰證明某個數學猜想,而是因為劉一辰被燕大給退學了。
正是如此,使得雖然此事已經過去快5年了,但是整個華夏都還有記憶,燕大花費巨大力氣要去洗白,但是卻始終以失敗而告終。
不僅僅網際網路有記憶,就是人民的腦海裡同樣有記憶。
整個國際頻道,迎來了此次專題直播最高收視率,直接收視率報表。
會場內,掌聲漸漸平息。
此時此刻,劉一辰並不知道,當國際數學家聯盟主席念出他名字的那一刻,網路上發生了什麼。
也並不清楚,那些注視著他的人們,此刻究竟是如何的激動。
在全場目光與鏡頭的簇擁下,穿著正裝的他走到臺上,從國際數學家聯盟主席的手中,從容地接過了菲爾茲獎的獎牌。
這位主席和劉一辰握了握手,代表國際數學家聯盟送上了祝賀:“恭喜你,來自華夏的學者!”
劉一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