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現在出現這麼尷尬的事,整個數院竟然只有一個剛剛成為副教授的人才看得懂論文。
楊副教授拿起《數學年刊》,沉下心從頭到尾看了起來,他雖然研究數論,但是對於數論並不精通。興趣廣泛,橫跨多個領域,但是能夠精通多個領取的人屈指可數,而這並不包括楊副教授。
楊副教授甚至裡面有好幾個地方都看不怎麼懂,但是看到陶喆軒對論文的評價,心中就有數了。
作為副教授,在同事面前,總不能說自己並沒有完全看明白吧,楊副教授讚道:“這篇論文寫得非常好,我就寫不出這麼好的論文,我從論文中找不出一處錯誤,可想而知劉一辰在數論領域的造詣超出了我”
楊副教授說了一大通,反正就是誇獎。
“可惜了,若是這篇論文上面將你的名字列入,老楊你就可以評為教授了。”田院士頗為惋惜地說道。
“這個田主任,劉一辰寫了這麼一篇論文,院裡是不是要給一些獎勵?以他在數論的造詣,繼續讀本科還合不合適?”一位副教授遲疑了一下,還是提到。
燕大在2003年攜手東盛集團設立科學論文獎,東盛自2003年至2011年9年間將捐資1000萬元,其中每年拿出100萬元,以獎勵在國際權威的學術刊物《nature》、《science》等6種國際頂尖學術刊物上發表文章的燕大學者。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論文獎,只要發表有質量的論文,都是會得到獎勵的。
可以說,劉一辰在《數學年刊》發表論文,這是燕大這麼多年來第一次有人在上面發表論文。哪怕是算上數學四大期刊,燕大能夠在上面發表論文的,都屈指可數,僅僅只有田鋼和朱小華二人!
是的,你沒看錯,偌大的燕大,就只有這二人在數學四大期刊上發表過論文,其餘人雖然發表論文不少,但是卻沒有一個夠的上數學四大期刊。
而現在,劉一辰在《數學年刊》上發表論文,是燕大有史以來唯一一個在《數學年刊》上發表論文的,也是第三個在數學四大期刊發表論文的。
而以劉一辰在數論上展現出來的造詣,再當一個學生合適麼?他在底下坐,上面的老師講課,可是有壓力的。
“這個麼他現在才剛剛進入大學,不適合去拔苗助長,他不是剛剛得到了一個過億的合同麼,想來也看不上學校對論文的那點獎金,就算了,留給其他更加需要的同事吧!”田院士露出猶豫之色,隨後說道:“再者我燕大也沒有出現過,學生剛剛進入學校就畢業的先例。”
其他人聞言,不由得微微皺起眉頭,心中各自泛起各種念頭和複雜心思。
唉!
有人的地方果然有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