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法術、不足掛齒。”
姬發穩定了下情緒之後,又發問道:“若是正如丞相所言,人、闡兩教教義適合我人族借鑑的話。人族該如何進行借鑑?”
呂尚說道:“借鑑並非模仿、加入其中。”
“楊戩他們方才也說過,洪荒世界之中並無人道教義。”
“此言確實。所以人道只能由人族自身來進行總結建立。”
“而總結建立人道的過程,也正是人道推動洪荒世界進行演化的動力。”
“人道,也正是推動世界演化、創造世界新貌之道。”
“所以人道並無定法,只要牢記自立自信、自強不息、反饋世界的人族本心,人族便能將所有的修行之道借鑑過來,推動世界演化、建立人道,並能夠與天道相合、推動洪荒世界最終完成大道演化,成就人族本身的生命輝煌!”(未完待續。)
386 決定
“那麼,我們該如何借鑑這些修行之道?”
“要知道,人族絕大部分族人都是常人,毫無修行基礎。而且,普通人族的心志都是異常脆弱的。”
“否則,商國民眾也不會那麼容易地就被引導至信奉了其餘鬼神。”
“而我們若是將各種道義引鑑進了人族,如何來保證人族的心志不會被這些道義影響,轉而信奉起這些道義來?”
姬發還是有些疑慮地說道。
呂尚笑了笑,稍微整理了下說辭之後,開口道:“這與商國引進信仰有著本質的區別。”
“其一,方才我們已經探討過了,這些道義只是供人族進行借鑑的,也就是說,這些道義被引鑑進人族之後,完全可以用人族先賢創立的名義來在人族之中推廣借鑑。”
“如此一來,即便是人族之中有人心志不強、被這些道義吸引,屆時也會信仰人族的先賢,而不至於轉而信仰別餘。”
“其二,人族可以在借鑑這些道義的時候做出規定,不許所有道義引導人族信仰!”
“這樣可行麼?”
姬發遲疑地問道:“畢竟現今人族之中的修士幾乎沒有,怎麼能限制住這些道義不引導人族信仰?”
“殿下差矣,人族修士並非少數,只是受洪荒世界所限、不在人族之中而已。”
“光是人族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