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7部分

何是周國興而滅商而非姜國興而滅商?要知道姜國的東伯侯姜桓楚可是據有東海漁鹽之利、礦產豐富,無論是領地還是民眾都是要比我周國強上許多!”

呂尚卻是虛引一禮,帶著姬昌等人向著自己的茅草小院邊走邊說道:“姜國,利在東海、也害在東海。”

“其利在廣有東海漁鹽,北、西、南皆可交易,聚財便利。”

“其害在背靠東海,北、西、南三面皆是諸侯強國,根本沒有迴旋之地,不比周國。”

“周國之西,有著廣袤的陸地。這些地域,雖然現在不是被人族完全佔據,但卻皆是黃帝軒轅時期人族的二十七州之地!”

“只要周國將這些地域收入領內,收其民、得其利,必定國力大增,屆時再交聯諸國,伐商興周便不是空談。”

姬昌再問道:“可是商國既為人族主國,焉能擅自伐之?”

呂尚答道:“天下公器、有德者據之,商國失其人德、自然有人反之。屆時,周修其德、以德伐之,則人必會紛起而從之。”

散宜生在旁邊問道:“可是商為何會失德?”

呂尚笑著問道:“什麼是德?”

姬昌三人頓時無語。

人們經常誇耀一個有成就的人為有德之士,姬昌便是經常被人稱頌賢德之主、聖賢之主。

散宜生與閎夭也經常被人們稱頌為有德之士。

但是如何解釋“德”,卻令三人有些難以啟齒了。

而呂尚卻是在問過這一句之後,卻是不理正在思索的姬昌三人,招呼了武吉之後加快腳步向著院門走去。

快要走到院門的時候,姬昌這才遲疑著說道:“德是人之立身之本?”

緊接著,姬昌又補充說道:“德是利他之舉?”

卻見已經走進了院子、和武吉一起在院子裡擺好了桌凳、準備招待姬昌等人的呂尚笑著搖了搖頭,然後招呼道:“坐下說話。”(未完待續。)

348 小院問對

眾人落座,呂尚一邊親自為姬昌等人斟茶一邊說道:“貧道之所簡陋,無有美酒佳餚,只有此薄茶宴客,還望諸位貴客海涵。”

斟好茶後,呂尚待眾人飲了一口之後,方才開口說道:“德,安穩士民人心、集聚民心民力之舉也。”

“德是一種行動,所以口中稱德者不德,行德者不言。”

“商國縱容民眾供奉各路鬼神,而這些被供奉的鬼神先不論其是否真實存在,且說他們互不統屬、各管各的。”

“長期下去,信奉各自鬼神的民眾自然會心生嫌隙,認為信奉其餘鬼神之人皆為異類。”

“一點異議便能引發民眾之間的大規模內鬥!”

“同時,民心也自然會因為各路鬼神互不統屬而變得散亂、無法集聚。民心易亂不易聚,想要再次集聚起民心來便是千難萬難了!”

“商國雖大、其民眾雖多,然而民心雜亂,根本無法形成合力,有何懼哉?”

姬昌聽了,心中大喜,卻又問道:“雖然商國有可乘之機,但是我周國確實貧弊,即便是商國大亂,以我周國一國之力,恐怕也無法利用商國之亂而行興周滅商之舉啊!”

“屆時,即便是以我姬昌之名號召起部分放過一同討伐商國,恐怕就算是滅掉商國之後也會為他國做了嫁衣。”

呂尚點頭讚許道:‘西伯侯果然賢達!”

“人必先有本事、方能據有其功。”

“以周國目前的實力,確實是即便滅掉商國、也會因為根基不穩而為其他方國做了嫁衣、讓別餘方國有可乘之機。”

“若是屆時周國再失國,人族必然會陷入諸國混戰的局面!”

“如此一來。興周滅商就不是為人族而戰的義舉,而是禍亂人族的亂舉!”

“一物能立方能破除一物。無物能立必定禍亂蒼生!”

“所以,要想興周滅商必先興周。鞏固內政、提高實力方是正道。”

散宜生平時主管周國內政、自然是對周國的現狀瞭如指掌,便開口問道:“我周國目前無論人口、土地、礦產資源都是非常稀少,以這麼窘迫的現狀,要到何時才能興周啊?”

呂尚笑道:“西伯侯不是手執商王賜予的征伐大權嗎?周國正可對西大舉用兵!”

“化其民為己民、據其地為己地!屆時,土地人口、礦產資源不就豐富起來了嗎?”

不待三人再問,呂尚便接著說道:“征伐西方並非一定是勞民傷財之舉,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