窬之盜也歟?”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不孫,遠之則怨。”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子曰:“君子不以辭盡人。故天下有道,則行有枝葉。天下無道,則辭有枝葉。”(《禮記》第三十二)
。 最好的txt下載網
論為政
為政之理想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以德行為政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風必偃。”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政,孰敢不正?”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為政要素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論教育、禮與詩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子曰:“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曰:‘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曰:‘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禮記》第十八)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子曰:“由也,汝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 “居,吾語汝。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
緒論(1)
一
孔子的人文主義能否叫中國古人感到充分的滿足呢?答覆是:它能夠滿足。同時,也不能夠滿足。假使已經滿足了人們的內心慾望,那麼就不復有餘地讓道教與佛教得以傳播了孔子學說之中流社會的道德教訓,神妙地適合於一般人民,它適合於服官的階級,也適合於向他們叩頭的庶民階級。
但是也有人一不願意服官,二不願意叩頭。他具有較深邃的天性,孔子學說未能深入以感動他。孔子學說依其嚴格的意義,是太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