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比賽當中,雙方指揮是怎麼去運作博弈的?
在比賽的前三個回合,乃至於第四個回合,攻防雙方大多數都處於摸索狀態,不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會更偏向於自己的習慣。
手槍局和第一個長槍局結束後,雙方的指揮這時候差不多已經會在腦海中建立起對方的一個打法模型。
就像g1ve會在腦海中構建起對方在上一個長槍局的站位,再透過對方的一些打法,來確定一些東西。
就比如上半場進攻後,他就得出了——aka的打法就是比較保守和死板,他們的防守模式變動不會太大,喜歡在大的戰術範圍內做出一些小細節上的變動。
正是因為如此,g1ve就打算利用進攻節奏的變化,來給對方一些資訊上的誤判,從而在進攻時取得優勢。
但這一切,都是作為一個團隊,尤其是作為指揮的g1ve要在比賽當中得出的結論,更難的是指揮還需要把這種結論轉化為具體可行的方案,他們才有可能在戰術上獲取優勢,才有可能拿分。
這就是為什麼比賽會要求教練只有在暫停時才能講話,因為教練旁觀者清,一個高水平的教練,如果能夠及時給出方案,那麼團隊的壓力將會小很多。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可以容忍指揮位置的資料不好看,一隊王宇寧常年資料墊底都沒有什麼人去攻擊。
原因就是做指揮要兼顧賽場上的發揮和決策,這件事情本就太過困難。
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在連續丟分時,往往是隊伍的指揮有些鑽牛角尖了。
孟德也是因為這一點,只是簡單的說了幾句,並未太過苛責g1ve。
只是,隊員們依然感受到了教練帶來的壓力。
職業比賽的準備時間是20秒,可以讓他們有更多的戰術討論環節。
“確實得想辦法把香蕉道搶下來了,就算接下來不打算搶香蕉道,第二時間也得給香蕉道一波真正的壓力,不然b區ct的一切想法都可以很快完成。”被教練說了幾句,g1ve也逐漸清醒了一些。
這一點就和他們的動態防守有些類似。
一旦在防守端拿到了某個區域的大量控制權,那另外一個區域在接下來的時間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力量反饋。
“但這香蕉道確實也不好搶,aka的經濟太多了。”載物喃喃道。
ct擁有太多的經濟,就意味著道具上的富餘。
這讓他們在前期的道具交換當中是很難取得優勢的。
而且a隊現在經濟並不是很好,甚至載物的經濟都只有不到3000,甚至無法購買到全甲長槍。
做了一波頭腦風暴後,載物開始購買槍械和道具:
全甲+tec-9+煙火閃。
本就不多的經濟直接見底。
“香蕉道要不給我自己單人來控吧,我在香蕉道玩一波套路打法。”
g1ve看了看載物手裡的tec-9,將手裡ak丟了過去。
載物搖了搖頭,將ak再給丟回g1ve,解釋道:“我這種打法風險大,嘗試也比較危險,拿不到收益的話,死了也不過是掉了一把短槍而已。”
回合開始,載物衝出復活點,然後在門口的木桶處瞄點,丟出了一顆很有意思的香蕉道中段煙。
緊接著他又丟了一顆窗戶閃,兩顆道具丟出,搞得他們真的要送人進入香蕉道一樣。
然後,他來到香蕉道入口煙面前,憑藉著感覺丟了一顆木桶火。
接著,提著tec-9就靜步往前推進。
果然,這顆中段煙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雖然大膽,卻依然不敢毫無資訊地去突煙反清。
載物在樹位木堆旁蹭點,這顆中段煙的奇妙之處就在於,這是他特意丟出了的一顆單向煙。
如果對方不講武德踩著火往前推,那麼他就可以輕鬆拿到開火機會。
不過,b區的ct打法激進中帶著些許穩健,並未火急火燎地盲目前壓,而是靜靜等待木桶火散去,才開始下一步動作。
前幾回合蒐集到的資訊,現在終於有了用處。
載物知道對方的打法習慣,第一波封死匪口,再加上近點火,中段火,將石板後的一大塊區域都搜完。
再用第三套道具,來燒凹槽,炸樹位,配合著的清點,一般情況下就能夠順利拿到香蕉道的全部控制權。
第一波已經打完,那麼接下來ct是要來第二波道具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