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問題,自然就是官方投資搞基建了,將這片區域城鎮化,成品的,省心省力的房子還有配套的花園、商鋪,各種設施,顯然要比火柴盒要有誘惑力的多。
而這時候的玩家所擁有的閒錢也相對更多,一些專業的工程隊也會在基建中逐漸誕生。
喜歡自己蓋房子的玩家就賣給他們地,喜歡搞裝修的玩家就賣給他們毛胚房,比較懶的就賣精裝房。
而且隨著城鎮的建成,他們對於這個自己參與建設的城鎮也會有參與感與歸屬感,以後臨城說不定還會增加愛情應系統,可以跟原住民亦或者玩家談戀愛。
玩家在這個世界有自己的愛情、友情、財產、榮譽,自然會將這個世界當成第二人生,增加買房的慾望。
不過,這是比較後期的景象了,而且,遊戲世界的房子相對不那麼剛需,所以房價不會太誇張,對於經濟增長有限。
而在這中間,臨城還打算用兩個產業來推動內需。
那就是“軍工”以及“科技”,這兩者通常是在一起的,所以可以直接用軍工來囊括。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戰爭都是燒錢的,但是對於擁有強大軍工企業的國家來說,現代戰爭是可以賺錢的。
大洋彼岸的漂亮國之所以不斷的尋求戰爭,就是因為它那強大的軍工複合體所能帶來的經濟增長。
如果漂亮國一旦投入戰爭,部隊肯定需要大批的武器彈藥,國防部就會向軍火商下達大批次的訂單,於是米粒堅國內軍火商就賺錢了。
打仗不僅需要武器彈藥,還要很多日常的必需品,像服裝、藥品、食物還有各種打仗要用到的東西,都要有供應商供應,而這些供應商也需要上游的供應商供應原材料。
那麼一打仗各種供應商也跟著賺錢。
軍工也是尖端技術優先應用領域,也是顛覆性創新的匯聚之地,他們的先進技術民用化帶來的經濟增長也是相當可觀的。
就比如vr技術,最早的應用就是在戰鬥機頭盔瞄準具上,並且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憑藉技術優勢,就可以實現虛擬現實、機器人、無人機、新材料、智慧穿戴、醫療健康在內的六大產業的進步。
而且,關鍵的是,臨城不需要像正常國家一樣用稅金去養一支龐大的軍隊,也不需要免費給這些軍人升級、提供裝備。
這些玩家會自己向軍工產業購買、升級自己的裝備,購買自己所需的服裝、藥品以及食物。
而臨城只需要提供給這些玩家一些軍功或者碳幣獎勵,這些錢最終又會流回軍工產業,內迴圈不是就起來了。
玩家的不死性,只有在戰爭與探索中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那些基建,後期交給新人類就可以。
以現在的世界背景,大大小小的戰爭是絕對不缺的。
有人類史上的科學家,以及這個時代的諸多普羅米修斯的存在,他們甚至不用擔心產品更新太慢,從而導致玩家們除了買子彈之外沒有其餘的軍工消費需求。
如果真的到那時候,冷核聚變應該就出來了,還有配套的覆蓋式的外骨骼。
還有那電磁炮、電磁槍什麼的往那一掛,標個高價,還怕啥通脹,應該怕緊縮!
而且,如果想要讓貨幣流通,強大的軍工也是重要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