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虛空中風暴起,真空無量海漲落,一個身影出現在距離西崑崙萬里之遙的沙漠上,這隻能算莫閒一點神念化身,而且是星辰印中神念化身,但在莫閒的造化之道的作用下,卻現出化身,而且,與真人無異,不過一身功行只是初入天仙,要是願身在此,怎麼說也是太乙散數。
莫閒西望崑崙山,諸山遮不斷,他不是不能在崑崙山顯形,但崑崙山是元始天尊的道場,又是西王母的道場,雖然兩人早已上升至三十三天,但兩位都是神通無量,在崑崙山出現,會對兩位表示不敬,所以莫閒偏了上萬裡。也許他們不在意,但做為道門中人,對他們應該表示足夠的尊敬。
莫閒向西飛去,正行期間,眼邊聽到一聲佛號:“阿彌陀佛,施主,你行色匆匆,不如和貧僧一起走。”
莫閒低頭,原來地面有一個僧人,長得好相貌,一身月白的僧衣,手持禪杖,正昂頭看著莫閒,而莫閒卻看不透他的修為,心中震驚,落下雲頭,合什問了一聲:“大師,你要那裡去?”
“我到去處去!和施主有緣!”和尚也合什稽首。
莫閒眉頭一皺,說:“我到西崑崙去求借一樣東西,相見便是緣分,大師卻往東走,卻和貧道不是一路。”
“誰說不是一路,莫閒施主,你說呢?”
“看來大師是專程來找我的,不知大師是誰?”
“興發而至,興盡而歸,我是倪幕,在此特地等候莫閒施主,施主在孟盈丘受到排齊,不若歸我佛門,來去赤。條。條無牽掛,施主有慧根,何不入我西方,八寶池邊,清淨自生,強於為俗事奔波。”
“和尚大膽,居然敢叫倪幕?”
“和尚從來大膽,你有故人叫倪幕,卻不知倪幕不過代號而已,萬物皆物,何況一名乎,貧僧就是尼摩,不過此為我俗家名姓。”
“原來大勢至菩薩光臨,菩薩有何指教?再說,我是道家的人,而三千蓮花界早已施捨於道家。”莫閒說到。
“道無二,三千世界得施捨於道家,這點沒有問題,但施主卻得到貧僧辛苦培育出的混元珠。”
“原來是想要回來法寶,但三千蓮花界已歸於道家。”莫閒當然不會歸還他法寶。
“施主誤解了,我只是說施主和我之間有了因果關係,而非有他意。”大勢至菩薩說。
莫閒搖搖頭不差點被說:“我與佛門的因果早就在糾纏在一起,我在凡界時,就差點給佛門害死,弄得我差點魂飛魄散,到現在為止,還有我的化身處鎮壓著大量業力。”
“施主是明白人,那處業力是施主自己所惹,而且,施主鎮壓業力的清靜白蓮,卻是我佛家遺留下來,再說,施主誅殺九嬰,如果沒有業力,恐怕無能為力。”大勢至菩薩說。
“我是個體,處於弱勢,在弱勢下絞盡腦汁,菩薩大慈悲,卻看著而沒有行動。”莫閒語氣很平淡,但那一種譏諷大勢至菩薩怎麼沒有聽出。
“那個世界雖是我創,但也不是我所能控制,它的發展完全是自然的,我的干涉越多,世界越扭曲,你自己所經歷,怎麼也好怪我!”大勢至菩薩苦笑著說。
“不錯,我是不好怪你,世界的因果是真是假?”莫閒問到,大勢至菩薩苦笑,知道莫閒的意思,既然世界自由發展,想用先天寶物牽住莫閒,那是不現實的。
“當然是真,不然我佛家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大勢至菩薩斬釘截鐵的說。
“受教了!”莫閒也一本正經的說,大勢至菩薩既然這樣說,自有他的道理,莫閒也知道他的意思,佛家是目前仙界幾家佔據主流的勢力,其存在自身,也說明佛家的道自有它的意義。
“你知道善惡是如何定義的?”大勢至菩薩又問到。
“願聞其詳!”
“諸惡不作,諸善奉行,一些不知道根由的人,奉此二句為圭旨,世界本無善惡,如果說有,只存在成住壞空的過程,人類將一些影響自身生存及其他方面的行為以為惡,而將相反行為以為善,而在仙界,這種善的力量佔統治地位,為了防止惡的發生,一切都有監督,那就是天地神靈,不知如此,那落入有為的俗套,你知道,我們這個世界,一切都平衡,有為世界本身就是不完美的,那些惡業到哪裡去了?”大勢至菩薩問到。
………………………………
59。人心善惡誰人定,誅神劍現殺心起
莫閒一愣,陰陽需平衡,那善惡也需平衡,但在明面上,道佛兩門都導人向善,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莫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