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饅頭,這是他今天晚上的晚飯。
王成拎著手裡的饅頭,揹著死去的父親,在黑夜裡徘徊了許久,他有些茫然和彷徨,今夜,他和他死去的父親將在哪裡借宿呢?
他不敢去住客棧,客棧不可能讓一個死人住進去;更不敢去敲任何一戶人家的門,乞求某位好心人收留他一晚。最後,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幢建築物上。那是一間祠堂,門前的牌匾上寫著“萬家祠”三個篆書。
“行了,今晚就在這兒借宿吧!”王成一邊想著,一邊就揹著父親往祠堂裡走去了。對王成來說,他這麼一路走來,在祠堂、破廟裡借宿,已不是第一次了。
祠堂裡供奉著無數靈牌,那都是當地人為悼念死去的先人而設立的。王成並不害怕這些黑漆漆的靈牌,相反,他看著這些靈牌,看著靈牌上面寫著的名字,心中反而生出一陣酸楚,因為他想到自己可憐的父親,臨死前也未能看到這座城市,死後卻還要經受風吹日曬。他發誓回到家後一定要給父親做一個最大的靈牌,要像今天在送葬隊伍裡看到的那個靈牌一樣大,這樣才對得起父親。
那天晚上,王成不知從哪裡找來一張破舊的席子,他讓父親端端正正地躺在席子上,自己則躺在他的身旁,就像小時候抱著父親睡覺一樣抱著他睡了一夜。這一夜,他們在祠堂裡過得風平浪靜,沒有人進來趕他們父子倆走,時間安靜地流逝,一眨眼就到了第二天早上。
這個時候天剛微微亮,王成已經起來了,他又去了那家饅頭店買了一些饅頭,然後就匆忙地趕回祠堂裡去了,這些饅頭是給他在回家的路上吃的。
那時,王志仁已經變得非常僵硬了,王成揹著他,感覺就像揹著一塊石頭似的。他們昨天才來到忘川,今天就不得不離開了。當天空越來越亮,街上的行人越來越多的時候,王成已經揹著父親走出了那高大的城牆,前面就是一望無際的荒山野嶺了。王成知道,他這個莊稼人很可能這輩子都沒機會再來忘川了。
忘川——多麼奇特的名字,王成在心裡默默地記住了它。
王成揹著王志仁的屍體,日夜兼程,轉眼半個月過去了,他們終於到家了。王志仁的身體早已開始腐爛,身上發出陣陣惡臭,然而,他的孝子硬是把他揹回了家。
這件事情感動了當地的很多人,因此,王志仁出殯那天,前來送葬的人特別多。除了親朋近鄰外,更多的是一些被王成的孝心感動的人。那天,前來送葬的人都穿上了孝服,戴上了帽子。王成走在隊伍的最前面,他的手裡端著一塊偌大的靈牌,那是他發誓要為父親做的。
他們走在路上,面色凝重,低垂著腦袋,哭哭啼啼地,最後往一座山上走去。此時,王成心裡突然冒出一個毛骨悚然的想法——這個送葬的場面似乎和他不久前在望川看到的一模一樣!而且,兩個不同的地方几乎同時死了兩個有著相同名字的人——王志仁,這不是太離奇了嗎?
沒過幾年,王成就和隔壁村的李氏成親了,據說還是李氏先看上王成的。成親以後,王成問過李氏一次,自己只是一個又窮又笨的莊稼人,李氏怎麼會看上自己呢?李氏的回答竟是,他對父親的孝心和責任感打動了她。
愛情就這麼簡單?當時王成心裡多少有點疑惑。
【4。重遊】
半個月前,王成踏上了進城的山路,半個月後,他已經身處忘川城外了。和十年前一樣,高大的城門上依舊懸掛著那塊巨大的牌匾——忘川!
十年來,王成早已成家立業,兒子都長到六歲了,十年後的忘川又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
十年前,王成為了實現父親最後的心願來到忘川,只可惜那個心願最終沒有完成;十年後,王成為了一樁生意再次來到忘川,這次又會出現什麼意外呢?
半個月前,王成像往常一樣到鎮裡賣布,沒想到他的布竟被一個城裡來的商人看中了,並有意與之合作,於是邀請王成進城一趟,到他的店中參觀並洽談詳細的合作事宜。那個富商名叫邱金富,帶著十足的商人味,據說在城裡開了一間叫“邱記布行”的店鋪,非常有名氣。邱老闆是這樣對王成說的:“你到了城裡以後,隨便找個人打聽一下,就能找到我的布行了,在城裡,沒有人不知道‘邱記布行’的,就連三歲的小孩子都知道!”
此刻,當王成重新踏進忘川的時候,竟沒有了當初那種陌生和做客異鄉的感覺,因為這裡幾乎和十年前一模一樣。街道還是十年前的那條街道,客棧還是十年前的那間客棧,藥店還是十年前的那間藥店……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有好些面孔都似曾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