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王是真急了,他堅決要打,一定要打,死也要打。
黑肩沒有辦法,雖然此戰很難取勝,但作臣子的還是要拼死相助。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沒的辦法。
既然要打,就得想盡辦法取勝,所以,桓王傳下王命,要天下諸侯共討不臣之國。
命令下去之後,結果同黑肩預料的差不多,有實力的國家一個都沒來,添亂的倒是來了兩個,對!就是陳、蔡兩國。這個陣容實在寒酸,這麼打出去,不得讓天下諸侯笑話死啊!
活人不會讓尿憋死,他們又利用陳、衛兩國的關係,把心不甘情不願的衛國拉了進來。這才組成了一隻還算像樣的聯軍。
周桓王為此興奮異常,壓抑在他心頭多年的積鬱終於爆發了出來,意氣風發的天子做出了勇敢的決定----御駕親征!
當他站在數萬大軍面前,面對旌旗獵獵,甲亮盔明的雄壯之師,拔出了閃亮的寶劍,揮師出征!
第三十七節 “鳥”“魚”大戰
與此同時,鄭國大軍也開始了行動。
自入春秋以後,最波瀾壯闊、影響巨大的戰鬥拉開了帷幕,它的發生用今天的話說,那是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公元前707年,即周桓王十三年,鄭莊公三十七年,兩國軍隊在潰Вㄒ糶瑁└穡�闖じ穡�窈幽銑じ鴝�保┫嚶觥�
打仗就是玩命,不是出來遛大街,更不是像流氓打群架一樣板兒磚、管兒叉、砍刀一擁而上。得搞個隊形,有組織有紀律,該放箭的放箭,該衝鋒的衝鋒,有的進,有的推,有的往左,有的向右,直到把敵人繞迷糊並幹掉為止,這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學名叫做佈陣。
聯軍是代表天子的軍隊,當然也得列陣出擊了,堂堂天子之師若如烏合之眾一般豈不有失顏面。陣不但要列,還得列得與天子之師的名頭相符,於是乎他們搞了一個高雅的陣型--“鳥陣”。我沒開玩笑,這個陣法的頭兩個字就是“鳥陣”。
這還高雅?簡直就是“三俗”!
您先彆著急扣帽子,後面還有倆字呢--“雁行”。
全稱“鳥陣雁行”。
怎麼樣,像大雁一樣,高雅了吧。我告訴您,這個陣法不但名字叫的響亮,而且是個很適用的經典陣法。
顧名思義,鳥要飛當然要先煽動翅膀,所以陣法亦如是。
具體是設左、中、右三陣,左右兩翼就像是大雁的翅膀,大軍即動,兩翼先行,並用它衝如敵陣,分割包圍,最終再與中軍各個擊破之。
怎麼樣?厲害吧。
但陣是死的,人是活的。換句話說,陣法再厲害,取勝的根本還是執行戰術的人。
大家看到此陣的用法,不難明白其重點在於兩翼的部隊。如果兩翼不強,這個陣就白擺了,其結果必然是一擁而上,一鬨而散……
然而,周桓王同志在用人方面出現了大問題。
他令虢公林父率本部人馬與蔡、衛兩國之軍為右軍;命周公黑肩領本部人馬與陳國之軍為左軍;自己親自統領中軍。
這個戰鬥隊形一擺出來,鄭莊公就樂了。
他同陳蔡兩國交手多次,知道他們的軍隊戰鬥力很弱,根本不足為懼。衛國的軍隊相比之下戰鬥力較強,但是也照樣不堪一擊,為什麼?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想打這一仗,勝負對他們而言根本不重要,贏了功勞都是天子的,輸了自己拍拍屁股走人,也沒什麼損失,所以必然不會全力作戰,只是敷衍了事而已。
根據形勢,鄭莊公也擺出了自己的大陣---“魚麗之陣”
這也是有講究的,所謂“魚麗”不是漂亮的魚。“麗”同“罹”在那時候是一個意思,顧名思義就是抓魚的意思。抓一群魚該用什麼傢伙式呢?當然是網了。
所以,鄭軍的指導思想很對路,他看出敵軍兩翼是短板,於是採取了集中兵力首先擊潰敵左、右二軍,然後圍殲敵中軍的戰略方針。以祭仲為左拒,進攻虢公林父所率的右軍,即蔡、衛軍,以曼伯為右拒,進攻周公黑肩所率領的左軍,即陳軍,莊公率領中軍在左、右拒之後,由原繁、高渠彌護衛中軍。
旌旗攢動,戰馬嘶鳴,周、鄭大軍在潰Ц鸞家傲邢掄罄礎�
一邊是自鳴得意的天子,一邊是老謀深算的野心家,雙方都各懷鬼胎,躊躇滿志。。。
這場戰鬥的攻方本來是聯軍,但率先發動進攻的卻是鄭國人。
當戰鼓雷動,殺生震天,鄭軍左右兩翼戰車滾滾而來之時,聯軍左右兩軍也開始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