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府令、為宮廷治病的太醫令。九卿之一。)
封譙周為光祿勳(秦時稱郎中令,漢武帝更名為光祿勳。王莽稱司中,東漢又稱光祿勳。曹操為魏公後設郎中令,黃初元年(220年)又稱光祿勳,掌管宿衛宮殿門戶。其屬官有掌管賓贊受事的謁者、掌管御乘輿車的奉車都尉、掌管副車馬匹的附馬都尉、掌管羽林騎的騎都尉,而大夫、中郎將等官是否是光祿勳的屬官尚有爭議。九卿之一。)掌南軍侍衛郎官
封陳震為衛 尉(秦時始置,漢景帝(劉啟)初更名為中大夫令,不久即恢復原名,掌管宮門警衛。九卿之一。)掌南軍
封糜芳為廷 尉(秦時始置,漢景帝更名為大理,自後或稱廷尉,或稱大理。廷尉掌管刑法獄訟,是各地上訴的最高司法機關。“廷”字系直、平之義,治獄貴直而平,故以為號。廷尉的屬官有大理正、大理平、大理監,成為廷尉三官。九卿之一。)
(太僕和宗正未設:太 僕:秦和兩漢均設太僕,王莽一度更名為太御,掌管輿馬及牧畜之事。九卿之一。宗 正:秦時始置,王莽稱宗伯,東漢複稱宗正,掌管皇族與外戚事務。兩漢皆以劉姓宗室充任。九卿之一。)
封尹默為東觀令(東觀原為東漢宮名,為宮中藏書之處。三國吳置東觀令,職司董理經籍,掌修國史。)
李譔為中散大夫、博士祭酒。
將軍:
封吳懿為徵東將軍,領青州刺史;(漢徵東將軍:統領青、兗、徐、揚四州,屯駐揚州。位比三公)
封馬良為徵南將軍,益州刺史;(漢徵南將軍:統領荊、豫二州,屯駐新野。位比三公)
封黃權為徵西將軍,涼州刺史;(漢徵西將軍:統領雍、涼二州,屯駐長安。位比三公)
封魏延為徵北將軍,雍州刺史:(漢徵北將軍:統領幽、冀、並三州,屯駐薊州。位比三公)
封龐德為鎮東將軍,領幽州刺史,守華陰;(第二品,位次四徵將軍,領兵如徵東將軍。資深者為大將軍。)
封陳到為鎮南將軍,領豫州刺史,守江州;(第二品,位次四徵將軍,領兵如徵南將軍。資深者為大將軍。)
封鄧芝為尚書,後加中監軍、楊武將軍,前將軍,鎮西將軍,領兗州刺史;(第二品,位次四徵將軍,領兵如徵西將軍。資深者為大將軍。)
封王平為後將軍,後累官為鎮北將軍,領幷州刺史;(第二品,位次四徵將軍,領兵如徵北將軍。資深者為大將軍。)
封馮習為水軍大督,駐蒲阪;
封張南為水軍副督,駐江州;
封張冀為綏南中郎將,後累官為輔軍將軍;
封宗預為參軍、右中郎將。鎮軍將軍;
封廖化為步兵校尉;
封馬岱長水校尉;
封姜維為護羌校尉、西域戊己校尉;
封關平為屯騎校尉;
封何九曲為河水校尉,駐蒲阪;
封王濬為江水校尉,駐江州;
封張苞為城門校尉;
封關興為騎都尉;
雍州刺史部刺史魏延
京兆尹趙累 治長安(今陝西長安三橋)。
領10縣:長安、長陵、陽唆、霸陵、杜陵、新豐、藍田、鄭縣、上雒、商縣。
右扶風 太守李恢治槐裡(今陝西興平)。
領15縣:槐裡、茂陵、平陵、鄠縣、武功、美陽、郿縣、雍縣、杜陽、陳倉、渝麇、汧縣、漆縣、栒邑、安陵。
左馮翎 太守吳班治高陵(今陝西高陵)。
領13縣:高陵、池陽、萬年、重泉、臨晉、頜陽、夏陽、頻陽、粟邑、衙縣、沒(去三點水加示部旁)栩、雲陽。
武都郡太守張存 治下辨(今甘肅徽縣江洛鎮西)。
領7縣:下辨、河池、故道、沮縣、上祿、武都道、羌道。
隴西郡太守李馳 治狄道(今甘肅臨洮)。
領11縣:狄道、安故、大夏、枹罕、白石、河關、首陽、鄣縣、襄武、臨洮(駐南部都尉)、氐道。
天水郡 法邈治冀縣(今日肅甘谷)。
領9縣:冀縣、西縣、望垣、上郭、隴縣、顯親、成紀、阿陽、勇士。
南安郡太守韓德治南安
領4縣:南安新興中陶獂道
廣魏郡太守王贇治魏郡
領4縣:魏郡臨渭清水略陽平襄
安定郡太守閻圃 治臨